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2-苯基萘靶向拓扑异构酶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目录第4-10页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英文缩略词第15-1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7-27页
    1.1. 拓扑异构酶的结构与功能第17-20页
    1.2. TopoⅡ介导的DNA损伤第20-23页
    1.3.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第23-25页
    1.4. TopoⅡ抑制剂的毒副作用第25-26页
    1.5. 联苯类药物的研究现状第26-2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7-45页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27-31页
        2.1.1. 化合物来源第27页
        2.1.2. 主要试剂第27-29页
        2.1.3. 主要仪器及耗材第29-30页
        2.1.4. 细胞株第30-31页
    2.2. 实验方法第31-45页
        2.2.1. 细胞培养及相关溶液的配制第31-32页
        2.2.2. 细胞的传代、接种及保藏第32-33页
        2.2.3. 抗肿瘤活性测定第33-34页
        2.2.4. 细胞显微观察第34-35页
        2.2.5.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周期第35-36页
        2.2.6. DNA Ladder分析第36页
        2.2.7. 蛋白质相关实验方法第36-40页
        2.2.8. 化合物抑制拓扑异构酶实验方法第40-41页
        2.2.9. RNA干扰第41-43页
        2.2.10. 单细胞凝胶电泳第43-44页
        2.2.11.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第44-45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45-84页
    3.1. 2-苯基萘1-23a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拓扑异构酶第45-48页
        3.1.1. 化合物1-23a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第45-46页
        3.1.2. 2-苯基萘1-23a对拓扑异构酶的抑制作用第46-48页
    3.2. 化合物CS1体外抑制拓扑异构酶第48-52页
        3.2.1. CS1与Topo Ⅱα分子对接第49页
        3.2.2. CS1体外抑制Topo Ⅱα第49-50页
        3.2.3. CS1诱导Topo Ⅱ介导的DNA断裂第50-51页
        3.2.4. CS1不能嵌入DNA第51-52页
        3.2.5. 讨论第52页
    3.3. CS1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第52-57页
        3.3.1. CS1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第53-54页
        3.3.2. CS1抑制MDA-MB-231细胞迁移第54页
        3.3.3. CS1对正常细胞毒性较低第54-55页
        3.3.4. 化合物CS1抑制多药耐药细胞增殖第55-56页
        3.3.5. 讨论第56-57页
    3.4. CS1不依赖ROS和雌二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第57-62页
        3.4.1. CS1不依赖ROS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第57-58页
        3.4.2. CS1不通过雌二醇途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第58-59页
        3.4.3. TopoⅡα介导CS1抑制MDA MB-231细胞增殖第59-61页
        3.4.4. 讨论第61-62页
    3.5. CS1诱导MDA-MB-231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第62-66页
        3.5.1. CS1诱导MDA-MB-231细胞G2/M期停滞第62-63页
        3.5.2. CS1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第63-66页
        3.5.3. 讨论第66页
    3.6. CS1诱导DNA损伤和有丝分裂灾难第66-80页
        3.6.1. CS1诱导细胞DNA断裂第67-68页
        3.6.2. CS1诱导细胞γH2AX表达水平提高第68-69页
        3.6.3. CS1选择性磷酸化ATR第69-70页
        3.6.4. CS1不激活DNA损伤检测蛋白第70-73页
        3.6.5. CS1诱导细胞有丝分裂灾难第73-78页
        3.6.6. 讨论第78-80页
    3.7. CS1体内抑制MDA-MB-231肿瘤生长第80-82页
        3.7.1. CS1体内抑制MDA-MB-231肿瘤生长第80-81页
        3.7.2. CS1对肿瘤组织内DNA损伤相关蛋白的影响第81-82页
    3.8.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图表附录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3页
致谢第93-94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94-9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十月》(October)与美国当代影像艺术的媒介问题研究
下一篇:网肺衣和硬指叶苔内生真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