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连续血糖检测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1.1 连续血糖监测的意义 | 第9页 |
| 1.1.2 连续血糖监测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金属纳米结构化修饰的SPR传感器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4 二维材料修饰的SPR传感器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5 光纤SPR微传感器表面修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15-16页 |
| 1.6 本文所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第2章 纳米结构化修饰的光纤SPR微传感器理论 | 第17-25页 |
| 2.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 | 第17-19页 |
| 2.2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 | 第19-20页 |
| 2.3 超声处理传感器表面机制 | 第20-22页 |
| 2.4 二维材料提升传感器灵敏度机制 | 第22-23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第3章 光纤SPR微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与加工 | 第25-39页 |
| 3.1 光纤SPR微传感器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25页 |
| 3.2 光纤SPR微传感器的仿真计算模型 | 第25-28页 |
| 3.3 传感长度对SPR共振峰的影响 | 第28-29页 |
| 3.4 铬层厚度对SPR共振峰的影响 | 第29-31页 |
| 3.5 金层厚度对SPR共振峰的影响 | 第31-32页 |
| 3.6 铬/金的热蒸发镀膜工艺 | 第32-36页 |
| 3.6.1 材料准备 | 第32-33页 |
| 3.6.2 镀膜夹具 | 第33-34页 |
| 3.6.3 热蒸发镀膜设备 | 第34-36页 |
| 3.7 光纤SPR微传感器的封装 | 第36-37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4章 光纤SPR微传感器纳米结构化的修饰方法 | 第39-45页 |
| 4.1 超声处理系统的搭建与超声处理过程 | 第39-40页 |
| 4.1.1 超声处理系统 | 第39页 |
| 4.1.2 超声处理过程 | 第39-40页 |
| 4.2 石墨烯氧化物的化学修饰方法 | 第40-41页 |
| 4.3 石墨烯的液相转移方法 | 第41-4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5章 纳米结构化修饰的光纤SPR微传感器性能测试 | 第45-61页 |
| 5.1 SPR微传感器的测试系统及过程 | 第45-46页 |
| 5.2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6-48页 |
| 5.2.1 数据的平滑处理 | 第46-47页 |
| 5.2.2 计算SPR共振波长 | 第47-48页 |
| 5.3 超声处理时间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 | 第48-51页 |
| 5.4 石墨烯氧化物层数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 5.5 石墨烯层数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 5.6 超声处理时间和二维材料层数的优化实验 | 第53-59页 |
| 5.6.1 超声处理时间对有石墨烯氧化物修饰的传感器灵敏度影响 | 第54-55页 |
| 5.6.2 超声处理时间对有石墨烯修饰的传感器灵敏度影响 | 第55-56页 |
| 5.6.3 石墨烯氧化物层数对超声处理后传感器的灵敏度影响 | 第56-58页 |
| 5.6.4 石墨烯层数对超声处理后传感器的灵敏度影响 | 第58-59页 |
| 5.7 传感器性能评价 | 第59-60页 |
| 5.8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5页 |
| 6.1 总结 | 第61-62页 |
| 6.2 展望 | 第62-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说明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