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铁路通过能力、运送能力论文

基于牵引计算的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车站通过能力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第11页
        1.2.2 国内车站通过能力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列车牵引计算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4 总结第13页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高速铁路车站作业及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第15-24页
    2.1 高速铁路车站作业第15-20页
        2.1.1 高速铁路车站第15-16页
        2.1.2 高速铁路车站技术设备第16-17页
        2.1.3 高速铁路车站作业第17-20页
    2.2 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第20-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3章 高速铁路站内列车牵引计算模型第24-34页
    3.1 列车受力分析第24-27页
        3.1.1 牵引力(F)第24-25页
        3.1.2 阻力(W)第25-26页
        3.1.3 制动力(B)第26-27页
        3.1.4 列车合力(C)第27页
    3.2 列车运行策略及工况相关分析第27-29页
        3.2.1 列车运行策略第27-28页
        3.2.2 列车运行工况相关分析第28-29页
    3.3 高速铁路车站列车运行过程第29-30页
    3.4 高速铁路车站限速第30-31页
    3.5 自动牵引计算算法设计第31-33页
        3.5.1 列车运行策略第31-32页
        3.5.2 停车试凑算法第32页
        3.5.3 牵引加速过程算法第32-33页
    3.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基于牵引计算的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模型第34-48页
    4.1 基于牵引计算的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的原则及思路第34-36页
        4.1.1 基于牵引计算的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的原则第34页
        4.1.2 基于牵引计算的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思路第34-36页
    4.2 基于牵引计算的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模型第36-47页
        4.2.1 数学模型第36-46页
        4.2.2 模型求解步骤第46-47页
    4.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实例验证第48-61页
    5.1 北京南车站概况第48-52页
        5.1.1 北京南车站作业分析第48-49页
        5.1.2 北京南车站站场及相关基础数据第49-51页
        5.1.3 北京南车站现行列车运行情况第51-52页
    5.2 不同种类列车比例的高铁车站通过能力计算第52-60页
        5.2.1 北京南车站列车进路及相关运行时间分析第52-57页
        5.2.2 北京南车站车站通过能力计算第57-60页
    5.3 通过能力利用率计算及决策建议第60页
        5.3.1 北京南车站通过能力利用率计算第60页
        5.3.2 决策及建议第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3页
    1 论文主要工作第61页
    2 论文创新点第61页
    3 未来展望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1 北京南车站拓扑结构图第68-69页
附录2 北京南车站轨道区段(弧)第69-71页
附录3 能力计算CPLEX部分代码第71-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季冻区高速铁路沥青混凝土强化基床表层材料制备技术与综合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高速列车轴承异常温升预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