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治疗学论文--急症、急救处理论文

ICU患者万古霉素谷浓度与肾损害的相关性及早期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万古霉素概述第11-14页
    1. 万古霉素起源第11页
    2. 万古霉素作用机制第11页
    3. 万古霉素耐药机制第11-12页
    4. 万古霉素相关肾损害第12-14页
        4.1 定义第12-13页
        4.2 发生机制第13-14页
立题依据第14-18页
    1. G~+菌在ICU中的流行病学第14-15页
        1.1 国内情况第14页
        1.2 国外情况第14-15页
    2. 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第15页
    3. 万古霉素在危重症患者体内的PK/PD第15-17页
    4. 检测指标第17页
        4.1 胱抑素C第17页
        4.2 肾损伤分子1第17页
    5. 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第一部分 ICU患者万古霉素谷浓度与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第18-24页
    1. 资料与方法第18-20页
        1.1 病例选择第18页
        1.2 分组与治疗方法第18-19页
        1.3 观察指标第19页
        1.4 相关定义第19页
        1.5 统计学处理第19-20页
    2. 结果第20-22页
        2.1. 一般情况第20页
        2.2 临床疗效第20-21页
        2.3 肾损害发生率第21页
        2.4 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第21-22页
    3. 讨论第22-24页
第二部分 肾损伤分子1及胱抑素C对万古霉素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意义第24-30页
    1. 资料与方法第24-26页
        1.1 病例选择第24页
        1.2 万古霉素肾损害诊断标准第24-25页
        1.3 病例处理及分组第25页
        1.4 标本采集及处理第25页
        1.5 统计学处理第25-26页
    2. 结果第26-28页
        2.1. 一般情况第26页
        2.2 各项检测指标第26-27页
        2.3 ROC曲线分析第27-28页
    3. 讨论第28-30页
研究结论第30-31页
研究局限性第31-32页
展望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缩略词表第38-39页
综述第39-44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0T磁共振动态增强定量分析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研究
下一篇:宽体金线蛭提取物初步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