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因素致子宫切除术82例临床分析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33页 |
2.1 产后出血的定义 | 第15-17页 |
2.1.1 各国产后出血的一般定义 | 第15-16页 |
2.1.2 严重产后出血的定义 | 第16页 |
2.1.3 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定义 | 第16-17页 |
2.2 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病因 | 第17-20页 |
2.2.1 子宫收缩乏力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 第17页 |
2.2.2 胎盘因素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 第17-18页 |
2.2.3 软产道裂伤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 第18页 |
2.2.4 凝血功能障碍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 第18-19页 |
2.2.5 新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 | 第19-20页 |
2.3 产后出血的无创保守治疗 | 第20-24页 |
2.3.1 无创保守治疗的基本操作 | 第20-21页 |
2.3.2 无创保守治疗的药物治疗 | 第21-24页 |
2.4 产后出血的有创保守治疗 | 第24-31页 |
2.4.1 宫腔填塞 | 第24-27页 |
2.4.2 子宫压缩缝合术 | 第27-29页 |
2.4.3 结扎盆腔血管 | 第29-30页 |
2.4.4 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 第30-31页 |
2.4.5 其他 | 第31页 |
2.5 产后出血的子宫切除治疗 | 第31-32页 |
2.6 产后出血的预防 | 第32-33页 |
2.6.1 产前预防 | 第32页 |
2.6.2 产时预防 | 第32页 |
2.6.3 产后预防 | 第32-33页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33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3页 |
3.3 统计学方法 | 第33-34页 |
第4章 结果 | 第34-38页 |
4.1 一般情况 | 第34页 |
4.2 2004~2013 年子宫切除的分布情况 | 第34-35页 |
4.3 研究组与对照组出血量的关系 | 第35页 |
4.4 子宫切除原因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 第35-36页 |
4.5 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 第36页 |
4.6 子宫切除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 第36-37页 |
4.7 产科子宫切除胎盘因素的原因分析 | 第37-38页 |
第5章 讨论 | 第38-45页 |
5.1 子宫切除的相关危险因素 | 第38-42页 |
5.1.1 胎盘因素 | 第38-40页 |
5.1.2 宫缩乏力 | 第40-41页 |
5.1.3 子宫破例 | 第41页 |
5.1.4 子宫切口感染 | 第41页 |
5.1.5 妊娠合并症 | 第41-42页 |
5.2 子宫切除的预防 | 第42-43页 |
5.3 子宫切除的时机 | 第43页 |
5.4 子宫切除的术式选择 | 第43-4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