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气缸盖性能研究与结构优化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气缸盖结构的优化设计 | 第16-34页 |
2.1 气缸盖分类及其特点 | 第16-17页 |
2.1.1 气缸盖分类 | 第16-17页 |
2.1.2 气缸盖的结构特点 | 第17页 |
2.2 210原气缸盖结构的分析 | 第17-19页 |
2.3 气缸盖气道优化设计 | 第19-23页 |
2.3.1 气缸盖气门结构 | 第19-20页 |
2.3.2 气缸盖气门气道布置 | 第20-23页 |
2.3.3 气缸盖进气道优化设计 | 第23页 |
2.4 气缸盖冷却系统的优化设计 | 第23-25页 |
2.4.1 气缸盖中隔板优化设计 | 第23-24页 |
2.4.2 气缸盖消除“死水区”优化设计 | 第24页 |
2.4.3 气缸盖鼻梁区优化设计 | 第24-25页 |
2.5 气缸盖底板优化设计 | 第25-27页 |
2.5.1 气缸盖底板钻孔冷却优化设计 | 第25-26页 |
2.5.2 气缸盖顶板和侧板的优化设计 | 第26-27页 |
2.6 气缸盖螺栓的设计 | 第27-31页 |
2.6.1 气缸盖螺栓的数量与布置 | 第27页 |
2.6.2 气缸盖螺栓强度校核 | 第27-31页 |
2.7 气缸盖材料的选择 | 第31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1-34页 |
第3章 气缸盖气道特性分析 | 第34-52页 |
3.1 涡流比对燃烧的影响模拟计算 | 第34页 |
3.2 气缸盖气道稳流实验 | 第34-39页 |
3.2.1 实验条件及方法 | 第36-37页 |
3.2.2 实验结果评估方法 | 第37-39页 |
3.3 实验结果及其评估 | 第39-43页 |
3.3.1 进气道实验结果及其评估 | 第39-42页 |
3.3.2 排气道实验结果及其评估 | 第42-43页 |
3.4 实验一致性验证 | 第43-44页 |
3.5 模型建立及标定 | 第44-50页 |
3.5.1 模型的建立 | 第44页 |
3.5.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44-48页 |
3.5.3 模型标定结果 | 第48-49页 |
3.5.4 性能评估 | 第49-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气缸盖装机实验及数据分析 | 第52-62页 |
4.1 实验方法 | 第52-55页 |
4.1.1 柴油机整机磨合 | 第53-54页 |
4.1.2 气缸盖优化前装机实验 | 第54-55页 |
4.1.3 气缸盖优化后装机实验 | 第55页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4.3 实验验证 | 第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专利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