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7页 |
1.1 食物过敏概况 | 第11页 |
1.2 食物过敏反应机制及诊断 | 第11-12页 |
1.3 水产食物过敏及其过敏原 | 第12-14页 |
1.4 水产过敏原抗原表位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5 食物过敏原的加工消减技术 | 第15-16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30页 |
2.1 材料 | 第17-21页 |
2.1.1 动物 | 第17页 |
2.1.2 甲壳类过敏患者血清 | 第17-18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2.1.4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2.1.5 主要溶液配制 | 第20-21页 |
2.2 方法 | 第21-30页 |
2.2.1 SCP的纯化及抗体制备 | 第21-22页 |
2.2.2 SCP的重组表达 | 第22-24页 |
2.2.3 SCP的性质分析 | 第24-26页 |
2.2.4 SCP的抗原表位分析 | 第26-27页 |
2.2.5 rSCP的食品加工处理 | 第27-29页 |
2.2.6 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62页 |
3.1 拟穴青蟹SCP的纯化及抗体制备 | 第30-32页 |
3.1.1 拟穴青蟹SCP的纯化鉴定 | 第30-31页 |
3.1.2 SCP多克隆抗体纯化及效价分析 | 第31-32页 |
3.2 拟穴青蟹SCP的重组表达 | 第32-35页 |
3.2.1 重组表达载体构建 | 第32-33页 |
3.2.2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 第33-35页 |
3.3 SCP的性质分析 | 第35-43页 |
3.3.1 rSCP与nSCP的pH稳定性及热稳定性比较 | 第35-37页 |
3.3.2 rSCP与nSCP的二级结构比较 | 第37-38页 |
3.3.3 rSCP与nSCP的IgE结合活性比较 | 第38-39页 |
3.3.4 不同来源SCP的免疫交叉反应分析 | 第39-40页 |
3.3.5 rSCP小鼠敏化模型分析 | 第40-42页 |
3.3.6 rSCP对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的激活能力分析 | 第42-43页 |
3.4 SCP抗原表位分析 | 第43-52页 |
3.4.1 噬菌体随机肽库亲和淘选 | 第43-44页 |
3.4.2 SCP的IgG抗原表位分析 | 第44-46页 |
3.4.3 SCP的IgE抗原表位分析 | 第46-52页 |
3.4.4 IgG表位与IgE表位的分析比较 | 第52页 |
3.5 食品加工处理对rSCP致敏性的影响 | 第52-62页 |
3.5.1 食品加工处理条件的优化 | 第52-54页 |
3.5.2 食品加工处理对rSCP结构及致敏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3.5.3 食品加工产物的消化稳定性分析 | 第56-57页 |
3.5.4 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糖化位点鉴定 | 第57-60页 |
3.5.5 树突细胞对rSCP加工产物的吞噬情况 | 第60页 |
3.5.6 rSCP加工产物对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能力分析 | 第60-62页 |
第4章 讨论 | 第62-66页 |
4.1 SCP的重组表达与性质分析 | 第62页 |
4.2 SCP的抗原表位分析 | 第62-63页 |
4.3 食品加工处理对SCP结构与表位的影响 | 第63-6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5.1 结论 | 第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附录 | 第75-79页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