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1 胚胎干细胞概述 | 第12页 |
1.2 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维持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OCT4转录因子 | 第12-13页 |
1.2.2 SOX2转录因子 | 第13页 |
1.2.3 NANOG转录因子 | 第13页 |
1.2.4 miRNA | 第13-14页 |
1.2.5 表观遗传修饰 | 第14页 |
1.3 细胞重编程和直接转分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简介 | 第15-18页 |
1.4.1 机器学习简介 | 第15页 |
1.4.2 支持向量机简介 | 第15页 |
1.4.3 机器学习分类器评价指标 | 第15-18页 |
第二章 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维持分子层面研究 | 第18-46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18-28页 |
2.1.1 OCT4、SOX2和NANOG靶基因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18-19页 |
2.1.2 miRNA靶基因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19页 |
2.1.3 蛋白互作网络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19-20页 |
2.1.4 人类基因特征数据 | 第20-21页 |
2.1.5 基因注释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21页 |
2.1.6 核心转录因子靶基因预测模型构建 | 第21-22页 |
2.1.7 LMA模型预测效果分析 | 第22-27页 |
2.1.8 预测模型优化 | 第27-2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8-44页 |
2.2.1 人类和小鼠核心转录因子靶基因和miRNA靶基因匹配 | 第28-29页 |
2.2.2 核心转录因子的靶基因和非靶基因比较 | 第29-31页 |
2.2.3 核心转录因子靶基因调控的一致性分析 | 第31-33页 |
2.2.4 核心转录因子靶基因调控的模块性分析 | 第33-35页 |
2.2.5 转录因子和miRNA的转录前后协同调控研究 | 第35-42页 |
2.2.6 核心转录因子靶基因预测结果分析验证 | 第42-44页 |
2.3 小节 | 第44-46页 |
第三章 胎干细胞多能性维持细胞层面研究 | 第46-5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3.1.1 细胞相似性数据收集及计算 | 第46页 |
3.1.2 人类组织细胞特异的转录调控数据 | 第46页 |
3.1.3 构建细胞相似性计算软件 | 第46-4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3.2.1 细胞相似性网络聚类结果 | 第48-49页 |
3.2.2 CellSim使用示例 | 第49-51页 |
3.2.3 胚胎干细胞相似细胞计算 | 第51页 |
3.3 小节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2-56页 |
4.1 结论 | 第52-53页 |
4.2 主要创新点 | 第53页 |
4.3 讨论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缩略词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