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30页 |
1.1 聚合物微球 | 第11-20页 |
1.1.1 聚合物微球的种类 | 第11-12页 |
1.1.2 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12-17页 |
1.1.3 聚合物微球的应用 | 第17-20页 |
1.2 三芳基均三嗪交联聚合物 | 第20-27页 |
1.2.1 耐高温材料 | 第21-23页 |
1.2.2 光电材料 | 第23-24页 |
1.2.3 吸附材料 | 第24-27页 |
1.3 论文的课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第27-29页 |
1.3.1 2,4,6-三(4-氟苯基)-1,3,5-三嗪 | 第27页 |
1.3.2 含氮类双酚单体 | 第27-29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0-40页 |
2.1 试剂与仪器 | 第30-33页 |
2.1.1 化学试剂与药品 | 第30-31页 |
2.1.2 仪器 | 第31-32页 |
2.1.3 表征手段 | 第32-33页 |
2.2 单体的合成 | 第33-37页 |
2.2.1 6-(4-羟基苯基)哒嗪-3-(2-氢)酮(HPZ)的制备 | 第33-34页 |
2.2.2 4-(4-羟基苯)2,3-二氮杂萘酮-1(DHPZ)的制备 | 第34-35页 |
2.2.3 2,4,6-三(4-氟苯基)-1,3,5-三嗪(TFPT)的制备 | 第35-37页 |
2.3 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第37-40页 |
2.3.1 TFPT-HPZ微球的制备 | 第37-38页 |
2.3.2 TFPT-HPZ微球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38页 |
2.3.3 TFPT-DHPZ微球的制备 | 第38-39页 |
2.3.4 TFPT-DHPZ微球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39-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60页 |
3.1 单体的制备 | 第40-41页 |
3.2 聚合反应条件的确定 | 第41-43页 |
3.2.1 反应溶剂的选择 | 第41-42页 |
3.2.2 除水剂的选择 | 第42页 |
3.2.3 催化剂用量的选择 | 第42页 |
3.2.4 聚合后处理条件的选择 | 第42-43页 |
3.2.5 聚合反应单体浓度的选择 | 第43页 |
3.2.6 聚合反应时间的选择 | 第43页 |
3.2.7 聚合反应温度的选择 | 第43页 |
3.3 TFPT-HPZ微球合成条件的优化 | 第43-48页 |
3.3.1 单体浓度对TFPT-HPZ微球形貌的影响 | 第43-45页 |
3.3.2 反应时间对TFPT-HPZ微球形貌的影响 | 第45-47页 |
3.3.3 反应温度对TFPT-HPZ微球形貌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 TFPT-HPZ微球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第48-52页 |
3.4.1 TFPT-HPZ微球的结构测试 | 第48-50页 |
3.4.2 TFPT-HPZ微球的热性能测试 | 第50-51页 |
3.4.3 TFPT-HPZ微球的荧光性能测试 | 第51-52页 |
3.5 TFPT-DHPZ微球合成条件的优化 | 第52-55页 |
3.5.1 单体浓度对TFPT-DHPZ微球形貌的影响 | 第52-53页 |
3.5.2 反应时间对TFPT-DHPZ微球形貌的影响 | 第53-54页 |
3.5.3 反应温度对TFPT-DHPZ微球形貌的影响 | 第54-55页 |
3.6 TFPT-DHPZ微球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第55-60页 |
3.6.1 TFPT-DHPZ微球的结构测试 | 第55-57页 |
3.6.2 TFPT-DHPZ微球的热性能测试 | 第57-58页 |
3.6.3 TFPT-DHPZ微球的荧光性能测试 | 第58-60页 |
4 讨论 | 第60-62页 |
5 结论 | 第62-63页 |
6 创新之处 | 第63-64页 |
7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8 致谢 | 第71-72页 |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