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和竹叶椒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花椒属概述 | 第10页 |
1.2 花椒概述 | 第10-11页 |
1.3 花椒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3.1 生物碱类 | 第11-12页 |
1.3.2 挥发油类 | 第12-13页 |
1.3.3 酰胺类 | 第13-14页 |
1.3.4 其它成分 | 第14页 |
1.4 花椒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1.4.1 心脑血管系统 | 第14-15页 |
1.4.2 消化系统 | 第15页 |
1.4.3 抗炎镇痛作用 | 第15-16页 |
1.4.4 抗菌作用 | 第16页 |
1.4.5 抗肿瘤作用 | 第16页 |
1.4.6 驱虫作用 | 第16-17页 |
1.4.7 抗氧化作用 | 第17页 |
1.4.8 其它作用 | 第17页 |
1.5 竹叶椒概述 | 第17-18页 |
1.6 竹叶椒化学成分概述 | 第18-20页 |
1.6.1 生物碱类 | 第18页 |
1.6.2 挥发油类 | 第18页 |
1.6.3 木脂素类 | 第18-20页 |
1.6.4 其他成分 | 第20页 |
1.7 竹叶椒药理作用概述 | 第20-21页 |
1.7.1 抗肿瘤作用 | 第20页 |
1.7.2 抗氧化作用 | 第20-21页 |
1.7.3 保肝作用 | 第21页 |
1.7.4 其他作用 | 第21页 |
1.8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花椒化学成分研究 | 第23-50页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3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1.2 材料与试剂 | 第23页 |
2.2 植物来源与鉴定 | 第23页 |
2.3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23-29页 |
2.3.1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3.2 实验结果 | 第25-29页 |
2.4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29-42页 |
2.5 化合物波谱数据 | 第42-50页 |
第三章 竹叶椒化学成分研究 | 第50-61页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0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3.1.2 材料与试剂 | 第50页 |
3.2 植物来源与鉴定 | 第50页 |
3.3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50-53页 |
3.3.1 实验方法 | 第50-52页 |
3.3.2 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3.4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53-59页 |
3.4.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53-57页 |
3.4.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57-59页 |
3.5 化合物波谱数据 | 第59-61页 |
总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
附录B(新化合物谱图) | 第7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