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众旅游的消费主义倾向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一、绪论 | 第8-13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 (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8-10页 |
| 1.理论意义 | 第8-9页 |
| 2.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 1.国外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 2.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页 |
| 3.对目前研究现状的评价 | 第11-12页 |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页 |
| (五)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第12-13页 |
| 1.基本理论 | 第12-13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二、关于消费主义理论 | 第13-15页 |
| (一)消费主义的内涵及背景 | 第13-14页 |
| (二)消费主义理论特征 | 第14-15页 |
| 三、我国大众旅游的消费主义倾向表现 | 第15-30页 |
| (一)大众旅游的炫耀性特征 | 第16-21页 |
| 1.大众旅游的消费炫耀 | 第16-19页 |
| 2.从炫耀有钱到炫耀有闲 | 第19-21页 |
| (二)大众旅游的符号化特征 | 第21-25页 |
| 1.地区文化符号化——以红色旅游为例 | 第22-24页 |
| 2.旅游纪念品符号化——以民族风商品为例 | 第24页 |
| 3.出行方式符号化——以自驾游为例 | 第24-25页 |
| (三)大众旅游的强制性特征 | 第25-28页 |
| 1.关切的游说 | 第26-27页 |
| 2.主体的趋从 | 第27-28页 |
| (四)大众旅游的体验性特征 | 第28-30页 |
| 1.差异文化体验 | 第29页 |
| 2.狂欢冒险体验 | 第29-30页 |
| 四、我国大众旅游的消费主义倾向成因 | 第30-35页 |
| (一)社会背景 | 第30-32页 |
| 1.国家政策支持 | 第30-31页 |
| 2.社会转型及市场引导 | 第31页 |
| 3.大众传媒助推 | 第31-32页 |
| (二)社会心理 | 第32-35页 |
| 1.寻求身份认同 | 第32-33页 |
| 2.享乐主义思潮浸染 | 第33页 |
| 3.渴望新奇事物 | 第33-34页 |
| 4.逃避现实生活 | 第34-35页 |
| 五、我国大众旅游消费主义倾向的影响 | 第35-36页 |
| (一)对旅游市场的影响 | 第35页 |
| (二)对社会个体的影响 | 第35-36页 |
| 结语 | 第36-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