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20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8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8-20页 |
一、miR-10a对肝癌细胞系HepG2、QGY-7703生长,迁移,侵袭的影响 | 第20-40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20-29页 |
1.1.1 对象 | 第20-21页 |
1.1.2 方法 | 第21-29页 |
1.2 结果 | 第29-37页 |
1.2.1 pcDNA3.1-pri-10a质粒的构建 | 第29页 |
1.2.2 稳定细胞系的筛选 | 第29页 |
1.2.3 MTT | 第29-31页 |
1.2.4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 | 第31-33页 |
1.2.5 体外划痕实验 | 第33-35页 |
1.2.6 Transwell侵袭实验 | 第35-37页 |
1.3 讨论 | 第37-39页 |
1.3.1 miR-10a表达的阶段及组织特异性及其重要作用 | 第37-39页 |
1.3.2 应用反义寡聚核苷酸介导的对miRNA功能的特异性抑制效应 | 第39页 |
1.4 小结 | 第39-40页 |
二、肝癌细胞系中miR-10a靶基因的确定及其功能的研究 | 第40-57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40-47页 |
2.1.1 对象 | 第40-41页 |
2.1.2 方法 | 第41-47页 |
2.2 结果 | 第47-52页 |
2.2.1 靶位点预测 | 第47-48页 |
2.2.2 EGFP报告系统 | 第48页 |
2.2.3 pSilencer/EPHA4-shRNA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 第48-50页 |
2.2.4 miR-10a对EPHA4蛋白水平的影响 | 第50-52页 |
2.2.5 miR-10a对EPHA4 RNA水平的影响 | 第52页 |
2.3 讨论 | 第52-56页 |
2.3.1 miR-10a靶基因的预测 | 第52-53页 |
2.3.2 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 | 第53-54页 |
2.3.3 siRNA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第54-55页 |
2.3.4 oncomiR | 第55-56页 |
2.4 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6页 |
综述 | 第66-76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