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感应电机论文

STM系列高速紧凑大型感应电动机设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2页
    1.1 背景及现状第8-10页
    1.2 STM 系列高速紧凑大型感应电动机第10-11页
    1.3 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12页
第二章 高功率密度的STM 系列型谱第12-25页
    2.1 系列电机及其设计特点第12页
    2.2 电机电磁计算第12-18页
        2.2.1 电机常数和利用系数第12-15页
        2.2.2 定转子槽型以及配合第15-16页
        2.2.3 定子线圈涡流损耗和表面损耗第16-18页
    2.3 提高功率密度的措施第18-21页
        2.3.1 定子铁心轭部尺寸及磁密标准第18-20页
        2.3.2 有限元分析的应用第20页
        2.3.3 参数控制和性能要求第20-21页
    2.4 电动机功率型谱排布第21-23页
        2.4.1 多种对比第21-23页
    2.5 电动机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设计第23-25页
        2.5.1 零部件三化设计第23页
        2.5.2 铁心长度与机座号对照第23-25页
第三章 紧凑定子结构和转子可靠性第25-49页
    3.1 电机总装配第25-26页
    3.2 紧凑定子结构第26-37页
        3.2.1 两极电机定子弹簧板结构第28页
        3.2.2 定子铁心分析(包括压圈)第28-34页
        3.2.3 定子模态分析第34页
        3.2.4 定子绕组端部受力分析第34-36页
        3.2.5 绝缘系统第36-37页
    3.3 转子可靠性研究第37-47页
        3.3.1 转子冲片强度、内圆变形计算第37-42页
        3.3.2 端环、护环强度计算第42-46页
        3.3.3 临界转速和挠度计算第46-47页
    3.4 通风系统第47-49页
第四章 自藕变压器起动第49-57页
    4.1 转矩特性和电流特性第49-50页
    4.2 自耦变压器起动第50-52页
        4.2.1 起动原理第51页
        4.2.2 自耦变压器容量的计算第51-52页
    4.3 电机起动时间计算第52-57页
        4.3.1 解析法第52-53页
        4.3.2 有限元仿真分析法第53-55页
        4.3.3 差异分析第55-57页
第五章 典型案例及试验第57-62页
    5.1 石油管线两极自润滑电动机第57-61页
        5.1.1 用途和使用范围第57-58页
        5.1.2 基本参数及主要性能指标第58页
        5.1.3 设计研究内容第58-59页
        5.1.4 技术经济分析第59-60页
        5.1.5 主要设计数据与试验数据对比第60-61页
    5.2 电动机振动值统计第61-6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5页
    6.1 技术关键及创新点第62页
    6.2 电动机成本分析第62-63页
    6.3 市场前景第63-64页
    6.4 进一步的工作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6页
附录1 STM 系列起动计算输出界面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于超临界水的传热查询表的建立与评价
下一篇:跟随电弧对CP800高强钢激光焊接焊缝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