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缩略语表 | 第7-8页 |
插图索引 | 第8-9页 |
表格索引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背景介绍 | 第10-11页 |
1.2 设计目标 | 第11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软硬件平台 | 第12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设备驱动以及微内核系统的相关研究 | 第14-26页 |
2.1 设备驱动概述 | 第14-17页 |
2.1.1 设备驱动分类 | 第14-15页 |
2.1.2 设备驱动架构 | 第15页 |
2.1.3 Linux 设备驱动的不安全性 | 第15-17页 |
2.2 微内核系统概述 | 第17-22页 |
2.2.1 微内核系统架构 | 第17-18页 |
2.2.2 微内核系统特点 | 第18-19页 |
2.2.3 微内核系统实例介绍 | 第19-22页 |
2.3 L4/Fiasco 微内核系统 | 第22-25页 |
2.3.1 L4/Fiasco 内核功能 | 第23页 |
2.3.2 L4/Fiasco 架构及基本模块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微内核系统中设备驱动环境架构的设计 | 第26-37页 |
3.1 可移植性设计 | 第26-29页 |
3.1.1 Linux2.6 设备驱动代码复用设计 | 第26-28页 |
3.1.2 Linux2.6 设备驱动代码核心问题解决方案 | 第28-29页 |
3.2 安全性设计 | 第29-32页 |
3.2.1 加载安全性设计 | 第29-31页 |
3.2.2 模块安全性设计 | 第31-32页 |
3.3 高效性设计 | 第32-36页 |
3.3.1 IPC 的分类 | 第33页 |
3.3.2 IPC 的机制 | 第33-35页 |
3.3.3 IPC 的实现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微内核系统中设备驱动环境架构的实现 | 第37-54页 |
4.1 MicroALSA 架构的设计目标 | 第37页 |
4.2 相关代码分析 | 第37-41页 |
4.2.1 ALSA 标准介绍 | 第38页 |
4.2.2 ALSA 架构分析 | 第38-40页 |
4.2.3 ALSA 设备层次结构 | 第40-41页 |
4.3 MicroALSA 架构设计 | 第41-46页 |
4.3.1 宏观模块结构设计 | 第41-42页 |
4.3.2 微观模块结构设计 | 第42-44页 |
4.3.3 调度程序结构设计 | 第44-46页 |
4.4 MicroALSA 架构的层级结构实现 | 第46-53页 |
4.4.1 用户调用函数库实现 | 第47-48页 |
4.4.2 接口功能实现 | 第48-49页 |
4.4.3 虚拟文件系统实现 | 第49-52页 |
4.4.4 核心功能实现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微内核系统中设备驱动环境架构的其它优化思想 | 第54-59页 |
5.1 L4Linux 在L4/Fiasco 中的移植 | 第54-56页 |
5.1.1 L4Linux 架构 | 第54-55页 |
5.1.2 L4Linux 实现原理 | 第55页 |
5.1.3 L4Linux 性能比较 | 第55-56页 |
5.2 L4Linux 作为MicroALSA 服务端运行设计 | 第56-58页 |
5.2.1 L4Linux 中的设备驱动程序 | 第57页 |
5.2.2 MicroALSA 架构在L4Linux 中的应用 | 第57-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微内核系统中设备驱动环境架构的数据测试 | 第59-73页 |
6.1 MicroALSA 中声卡移植与音频运行 | 第59-65页 |
6.1.1 声卡选择 | 第59-60页 |
6.1.2 音频文件运行方式 | 第60-61页 |
6.1.3 运行环境 | 第61-64页 |
6.1.4 调试方法 | 第64-65页 |
6.2 测试环境 | 第65-66页 |
6.3 移植环境优化对比 | 第66-67页 |
6.4 性能测试 | 第67-69页 |
6.4.1 IPC 效率分析 | 第67-68页 |
6.4.2 CPU 占有率测试 | 第68-69页 |
6.5 音效测试 | 第69-72页 |
6.5.1 客观音效测试 | 第69-71页 |
6.5.2 主观音效测试 | 第71-72页 |
6.6 安全性测试 | 第72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7.1 总结 | 第73-74页 |
7.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2页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