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4页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 | 第24-25页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5-27页 |
第2章 产业集聚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 第27-45页 |
2.1 产业集聚的基本理论 | 第27-38页 |
2.1.1 产业集聚的定义 | 第27-29页 |
2.1.2 产业集聚的测度 | 第29-31页 |
2.1.3 产业集聚的主要理论 | 第31-38页 |
2.2 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 第38-45页 |
2.2.1 垄断优势理论 | 第38-40页 |
2.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40-41页 |
2.2.3 内部化理论 | 第41-42页 |
2.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42-43页 |
2.2.5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第43-45页 |
第3章 FDI 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机制 | 第45-59页 |
3.1 FDI 的自我强化效应 | 第45-49页 |
3.1.1 前后向产业关联效应 | 第45-46页 |
3.1.2 示范效应 | 第46-48页 |
3.1.3 竞争效应 | 第48-49页 |
3.2 FDI 的区位优化效应 | 第49-54页 |
3.2.1 制度优化效应 | 第49-50页 |
3.2.2 基础设施改善效应 | 第50-52页 |
3.2.3 人力资本提升效应 | 第52-53页 |
3.2.4 技术外溢效应 | 第53-54页 |
3.3 FDI 与工业集聚的循环累积效应 | 第54-59页 |
3.3.1 中国工业集聚对FDI 的影响 | 第54-56页 |
3.3.2 FDI 与中国工业集聚的循环累积因果 | 第56-59页 |
第4章 在华FDI 的演进趋势 | 第59-77页 |
4.1 改革开放后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的演进 | 第59-62页 |
4.1.1 改革开放初步展开时期的外资政策 | 第59-60页 |
4.1.2 改革开放全面铺开时期的外资政策 | 第60-61页 |
4.1.3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时期的外资政策 | 第61-62页 |
4.2 在华FDI 总量及分布的变动趋势 | 第62-77页 |
4.2.1 FDI 总量的变动趋势 | 第62-64页 |
4.2.2 FDI 来源地分布的变动趋势 | 第64-65页 |
4.2.3 FDI 行业分布的变动趋势 | 第65-73页 |
4.2.4 FDI 地区分布的变动趋势 | 第73-77页 |
第5章 中国工业集聚的变动趋势 | 第77-101页 |
5.1 行业层面的变动趋势 | 第77-92页 |
5.1.1 数据来源 | 第77-78页 |
5.1.2 空间基尼系数 | 第78-86页 |
5.1.3 EG 指数 | 第86-92页 |
5.2 地区层面的变动趋势 | 第92-101页 |
5.2.1 地区工业比重 | 第92-96页 |
5.2.2 区位熵 | 第96-101页 |
第6章 FDI 对中国工业集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101-115页 |
6.1 FDI 与中国工业集聚的相关性分析 | 第101-105页 |
6.1.1 行业层面的相关性 | 第101-103页 |
6.1.2 地区层面的相关性 | 第103-105页 |
6.2 FDI 对中国工业集聚影响的计量分析 | 第105-115页 |
6.2.1 行业层面的影响 | 第105-108页 |
6.2.2 地区层面的影响 | 第108-115页 |
第7章 政策建议 | 第115-123页 |
7.1 强化FDI 与国内经济的联系 | 第115-117页 |
7.2 调整FDI 的行业及地区分布 | 第117-119页 |
7.3 提高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 第119-123页 |
结论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