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4页 |
前言 | 第14-17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5-17页 |
一、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 第17-32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7-20页 |
1.1.1 病例选择 | 第17-18页 |
1.1.2 方法 | 第18-20页 |
1.1.3 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 第20页 |
1.1.4 统计学方法 | 第20页 |
1.2 结果 | 第20-25页 |
1.2.1 临床特征比较 | 第20-23页 |
1.2.2 生化指标比较 | 第23-24页 |
1.2.3 不同舒张压水平并发症的比较 | 第24页 |
1.2.4 ISH组hsCRP水平与临床危险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24页 |
1.2.5 ISH组不同的心血管危险分层hsCRP比较 | 第24-25页 |
1.2.6 ISH患者不同年龄分层肥胖指标的比较 | 第25页 |
1.3 讨论 | 第25-31页 |
1.3.1 肥胖指标与ISH的关系 | 第27-28页 |
1.3.2 ISH与炎症的关系 | 第28-30页 |
1.3.3 低水平的舒张压与ISH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二、老年女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 第32-41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32-34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32-33页 |
2.1.2 研究方法 | 第33页 |
2.1.3 诊断标准 | 第33页 |
2.1.4 统计方法 | 第33-34页 |
2.2 结果 | 第34-36页 |
2.2.1 ISH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 第34页 |
2.2.2 不同性别ISH患者肥胖指标的比较 | 第34页 |
2.2.3 不同性别hsCRP比较 | 第34-35页 |
2.2.4 hsCRP水平与腰围及腰臀比等的回归分析 | 第35页 |
2.2.5 女性ISH与血压正常的对照组生育因素比较 | 第35页 |
2.2.6 女性ISH与生育因素回归分析 | 第35-36页 |
2.3 讨论 | 第36-40页 |
2.3.1 女性ISH与肥胖 | 第37页 |
2.3.2 女性ISH与炎症 | 第37-38页 |
2.3.3 女性ISH与生育因素的关系 | 第38-40页 |
2.4 小结 | 第40-41页 |
三、比索洛尔、地尔硫卓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疗效研究 | 第41-53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42-43页 |
3.1.1 病例选择 | 第42页 |
3.1.2 研究方法 | 第42-43页 |
3.1.3 观察指标 | 第43页 |
3.1.4 剔除标准 | 第43页 |
3.1.5 换药指征 | 第43页 |
3.1.6 统计学方法 | 第43页 |
3.2 结果 | 第43-47页 |
3.2.1 三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 第43-44页 |
3.2.2 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的比较 | 第44-45页 |
3.2.3 血压达标率的比较 | 第45-46页 |
3.2.4 心率与血压改变的相关分析 | 第46页 |
3.2.5 主要不反应的比较 | 第46页 |
3.2.6 ISH患者基础心率和SBP及DBP的相关性分析 | 第46-47页 |
3.3 讨论 | 第47-52页 |
3.3.1 收缩压达标 | 第48-50页 |
3.3.2 舒张压水平 | 第50-51页 |
3.3.3 脉压改变 | 第51页 |
3.3.4 心率与ISH | 第51-52页 |
3.4 小结 | 第52-53页 |
全文结论 | 第53-54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8-69页 |
综述 | 第69-103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89-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