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论文--胰岛疾病论文--糖尿病论文

抗氧化逆转IR-修复糖代谢失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缩略语表第8-10页
中文摘要第10-17页
Abstract第17-24页
前言第25-28页
文献回顾第28-51页
    1. 糖尿病研究概况第28-30页
    2. IR的发生机制第30-38页
        2.1 IR的概念及影响第30页
        2.2 氧化应激与 IR第30-32页
        2.3 FFA 与 IR第32-34页
        2.4 PPARγ与 IR第34-37页
        2.5 Resistin 与 IR第37-38页
    3. 糖代谢调控通路的研究进展第38-44页
        3.1 糖代谢的调控“开关”-AMPK第39-41页
        3.2 应激条件下糖异生的调控第41-43页
        3.3 糖酵解与 IR第43-44页
    4.IR 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第44-46页
        4.1 链脲霉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或静脉注射第44页
        4.2 地塞米松诱发的胰岛素抵抗模第44-45页
        4.3 特殊膳食喂养 IR 大鼠模型第45页
        4.4 高脂和高糖混合膳食喂养大鼠第45-46页
    5.氧化应激的概念和分类第46-47页
        5.1 氧化应激的概念第46-47页
        5.2 氧化应激的种类第47页
    6. 抗氧化剂与 IR第47-51页
        6.1 抗氧化剂的概念与分类第47-48页
        6.2 二甲双胍与 IR第48-49页
        6.3 抗氧化剂复合链理论与 IR第49-51页
实验一 ROS诱导IR大鼠模型及相关调控机制的研究第51-85页
    1 材料第51-54页
        1.1 主要试剂第51-53页
        1.2 主要仪器第53-54页
        1.3 实验动物第54页
    2 方法第54-69页
        2.1 建立 SD 大鼠 IR 模型第54-56页
        2.2 相关指标检测方法第56-57页
        2.3 氧化剂对氧化损伤指标及 IR 相关指标的测定第57-64页
        2.4 蛋白质定量分析采用 Lowry’s 法第64-65页
        2.5 RT-PCR检测基因 mRNA 水平的表达第65-67页
        2.6 Western-blot测定蛋白表达第67-68页
        2.7 组织病理学观察第68-69页
        2.8 统计学处理第69页
    3 结果第69-81页
        3.1 大鼠体重变化第69-70页
        3.2 空腹血糖变化第70-71页
        3.3 胰岛素相关指标变化第71-72页
        3.4 脂代谢相关指标变化第72-74页
        3.5 氧化损伤指标变化第74-78页
        3.6 AGEs 含量变化第78-79页
        3.7 肝脏主要抗氧化酶及其相关因子 mRNA 表达第79页
        3.8 肝脏抗氧化酶及糖代谢相关因子蛋白表达第79-80页
        3.9 肝脏组织病理学第80-81页
    4 讨论第81-85页
        4.1 ROS 可以引起大鼠 IR第81-83页
        4.2 高脂高糖环境生成 ROS 加速 IR 的发生第83-84页
        4.3 ROS 能引起糖代谢酶和抗氧化酶表达异常第84-85页
实验二 氧化应激对糖代谢调控的影响及 IR 发生的分子机制第85-112页
    1 材料第85-87页
        1.1 主要试剂第85-86页
        1.2 主要仪器第86页
        1.3 实验动物第86页
        1.4 细胞系第86-87页
    2 方法第87-91页
        2.1 细胞培养第87页
        2.2 不同剂量外源性H_2O_2对QZG细胞损伤剂量筛选第87-88页
        2.3 细胞处理第88-89页
        2.4 实验动物处理分组第89页
        2.5 动物处死及标本采集第89-90页
        2.6 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第90页
        2.7 氧化损伤指标及抗氧化指标的测定第90页
        2.8 RT-PCR检测基因mRNA表达第90-91页
        2.9 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蛋白表达第91页
        2.10 统计学处理第91页
    3 结果第91-107页
        3.1 tBHP的剂量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第91-92页
        3.2 不同浓度梯度tBHP对培养24h后QZG细胞活性测定结果第92-93页
        3.3 tBHP对胰岛素刺激下Akt、AMPK 磷酸化的影响第93-94页
        3.4 tBHP对胰岛素刺激下糖脂代谢相关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第94-95页
        3.5 不同增敏剂和抑制剂对葡萄糖+tBHP诱导IR的影响第95-96页
        3.6 不同增敏剂和抑制剂对tBHP诱导IR中糖代谢及糖异生相关酶mRNA的影响第96-97页
        3.7 体内实验糖代谢相关指标变化第97-99页
        3.8 脂代谢相关指标变化第99-101页
        3.9 氧化损伤指标变化第101-106页
        3.10 肝组织IR相关因子蛋白表达变化第106-107页
    4 讨论第107-112页
        4.1 G6Pase在IR和糖代谢失控中的反应性第107页
        4.2 PEPCK在IR和糖代谢失控中的反应性第107-108页
        4.3 AMPK在IR和糖代谢失控中的反应性第108-110页
        4.4 PPARγ在IR和糖代谢失控中的反应性第110页
        4.5 Resistin在IR和糖代谢失控中的反应性第110-111页
        4.6 Akt 在IR和糖代谢失控中的反应性第111-112页
实验三 复合抗氧化剂逆转IR及机制研究第112-126页
    1 材料第112页
        1.1 主要试剂第112页
        1.2 主要仪器第112页
        1.3 实验动物第112页
    2 方法第112-118页
        2.1 微粒体的制备第112-113页
        2.2 微粒体VC/Fe~(2+)LPO激发模型的建立第113-114页
        2.3 微粒体CHP LPO激发模型的建立第114-115页
        2.4 微粒体CC14/NADP LPO激发模型的建立第115-116页
        2.5 抑制率计算第116页
        2.6 动物分组及处理第116页
        2.7 动物处死及标本采集第116-117页
        2.8 细胞培养及处理第117页
        2.9 RT-PCR 检测基因 mRNA 表达第117页
        2.10 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蛋白表达第117页
        2.11 组织病理学观察第117页
        2.12 统计学处理第117-118页
    3 结果第118-124页
        3.1 肝微粒体过氧化模型对抗氧化剂的筛选与活性测定第118-119页
        3.2 单体与复合药物的降糖作用比较第119-120页
        3.3 单体与复合药物对肝糖异生及胰岛素信号相关因子的影响第120-121页
        3.4 单体与复合药物对氧化应激诱导IR的逆转作用第121-122页
        3.5 单体与复合药物对IR诱导的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第122-123页
        3.6 单体与复合药物对IR引起的胰腺损伤保护作用第123-124页
    4 讨论第124-126页
小结第126-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2页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剂量辐射对成体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刺激作用及其Wnt/β-catenin分子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危险因素及比索洛尔、地尔硫卓降压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