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3.1 危机管理 | 第15-16页 |
1.3.2 突发性事件 | 第16-17页 |
1.3.3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概念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高校突发事件的涵义、类型及特点 | 第19-22页 |
2.1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含义 | 第19页 |
2.2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类型 | 第19-20页 |
2.3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特点 | 第20-22页 |
第3章 国内高校应对学生突发事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 第22-28页 |
3.1 国内高校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的现状 | 第22-24页 |
3.1.1 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3.1.2 法律法规颁布现状 | 第23-24页 |
3.1.3 高校制定的应急预案和预防措施制定情况 | 第24页 |
3.2 国内高校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的不足 | 第24-28页 |
3.2.1 危机意识薄弱、突发事件处理体系不完善 | 第24-25页 |
3.2.2 高校学生缺乏危机意识和处理能力 | 第25页 |
3.2.3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多为“纸上谈兵” | 第25-26页 |
3.2.4 缺乏迅速及时的信息发布机制 | 第26页 |
3.2.5 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沿用“事后动员型” | 第26-27页 |
3.2.6 轻视心理干预,缺少沟通,突发性事件后恢复不及时 | 第27-28页 |
第4章 国外高校突发事件管理方式借鉴 | 第28-34页 |
4.1 美国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 | 第28-30页 |
4.1.1 美国高校突发事件管理政策 | 第28-29页 |
4.1.2 美国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管理体系 | 第29-30页 |
4.2 日本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 | 第30-32页 |
4.2.1 日本高校突发事件管理政策 | 第31页 |
4.2.2 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体系 | 第31-32页 |
4.3 港台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 | 第32页 |
4.3.1 香港地区 | 第32页 |
4.3.2 台湾地区 | 第32页 |
4.4 国外及港台地区校园危机管理启示 | 第32-34页 |
第5章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 第34-43页 |
5.1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对策略制定原则 | 第34-36页 |
5.1.1 以人为本,重在防御 | 第34页 |
5.1.2 主动面对、公平公开 | 第34页 |
5.1.3 统一指挥、有条不紊 | 第34-35页 |
5.1.4 反应快速、抢占先机 | 第35页 |
5.1.5 系统管理、分级处理 | 第35-36页 |
5.2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 第36-43页 |
5.2.1 制定切实可行的预警机制,确保防范于未然 | 第36-37页 |
5.2.2 制定真正实用的应急预案体系,及时根据情况进行修订 | 第37-38页 |
5.2.3 提高管理者危机决策能力和教师队伍的应急管理能力 | 第38-39页 |
5.2.4 加强学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防范能力 | 第39页 |
5.2.5 增强高校园区的整体危机意识 | 第39-40页 |
5.2.6 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 第40页 |
5.2.7 完善信息沟通发布机制 | 第40-41页 |
5.2.8 重视突发事件的调研、善后、总结 | 第41页 |
5.2.9 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后期心理跟进 | 第41-43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43-44页 |
6.1 总结 | 第43页 |
6.2 研究限制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