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

桃花山矿采空区塌陷规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0-11页
第二章 矿山地质概况第11-16页
    2.1 区域地质概况第11页
    2.2 矿床地质第11-13页
        2.2.1 地层第12页
        2.2.2 构造第12页
        2.2.3 岩浆岩第12-13页
    2.3 矿体地质特征第13页
        2.3.1 矿石质量特征第13页
        2.3.2 矿体顶底板的稳固性第13页
    2.4 地震第13-14页
    2.5 矿区水文地质第14-15页
    2.6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第15-16页
第三章 矿山采空区分布现状及塌陷情况第16-25页
    3.1 采空区分布现状第16-20页
    3.2 采空区塌陷情况第20-25页
        3.2.1 1998年采空塌陷第20页
        3.2.2 2002年9月冒顶塌陷第20页
        3.2.3 2003年2月14日采空塌陷第20-21页
        3.2.4 2003年10月6日地面沉降变形第21-24页
        3.2.5 2006年9月采空塌陷第24页
        3.2.6 2007年7月10日采空塌陷第24-25页
第四章 采空区失稳机理和破坏模式第25-32页
    4.1 引言第25页
    4.2 采空区顶板破坏模式和失稳机理第25-28页
        4.2.1 顶板破坏模式第25-26页
        4.2.2 顶板失稳机理第26-28页
    4.3 矿柱破坏模式及影响因素第28-29页
        4.3.1 矿柱破坏形式第28页
        4.3.2 矿柱失稳控制因素第28-29页
        4.3.3 矿柱失稳机理第29页
    4.4 多水平采空区塌陷模式及机理第29-32页
第五章 桃花山矿采空区稳定性计算分析第32-53页
    5.1 前言第32页
    5.2 有限元数值模拟第32-48页
        5.2.1 岩石力学参数第32-36页
        5.2.2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36-37页
        5.2.3 桃花山矿采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结果第37-48页
    5.3 桃花山矿采空区顶板稳定性计算分析第48-50页
    5.4 矿柱稳定性计算分析第50-53页
        5.4.1 矿柱载荷第50-51页
        5.4.2 矿柱强度第51页
        5.4.3 各采空区矿柱安全系数第51-53页
第六章 桃花山矿采空区塌陷规律及影响因素第53-62页
    6.1 采空区顶板冒落过程和破坏模式第53-54页
        6.1.1 桃花山矿顶板冒落过程第53-54页
        6.1.2 桃花山矿顶板破坏模式第54页
    6.2 塌陷体发展规律和稳定性分析第54-59页
        6.2.1 地表塌陷基本条件第55-56页
        6.2.2 塌陷岩体失稳力学计算分析第56-59页
    6.3 桃花山矿采空区塌陷影响因素第59-60页
    6.4 桃花山矿采空区塌陷规律第60-61页
    6.5 桃花山矿采空区塌陷主要防治措施第61-6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3页
    7.1 结论第62页
    7.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详细摘要第67-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鼓式制动器热弹性耦合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基于B/S结构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