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海关及关税论文

关税内生化理论在中国的适用研究--中国关税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引言第13-14页
第1章 导论第14-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问题的提出第15-16页
        1.1.3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6页
        1.1.4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6-17页
    1.2 研究目标与方法第17-19页
        1.2.1 研究目标第17-18页
        1.2.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 研究的框架第19页
    1.4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第19-20页
    注释第20-21页
第2章 关税内生化理论的发展——文献综述第21-49页
    2.1 传统贸易理论对关税的研究第21-23页
        2.1.1 最优关税理论第21-22页
        2.1.2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第22页
        2.1.3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第22-23页
    2.2 对贸易政策的政治学研究第23-24页
        2.2.1 社会中心论第23-24页
        2.2.2 国家中心论第24页
    2.3 关税内生化理论的发展第24-38页
        2.3.1 关税内生化理论的研究框架第24-26页
        2.3.2 关税内生化理论的发展演变第26-38页
    2.4 关税内生化理论的实证研究第38-41页
        2.4.1 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实证研究第38-40页
        2.4.2 对跨国或跨地区关税政策的实证研究第40页
        2.4.3 对美国以外国家(地区)关税政策的实证研究第40-41页
    2.5 关税内生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应用第41-45页
        2.5.1 中国关税政策的政治经济理论研究第42-43页
        2.5.2 中国关税政策的政治经济实证研究第43-44页
        2.5.3 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政治经济研究第44-45页
    2.6 小结第45-47页
    注释第47-49页
第3章 关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第49-64页
    3.1 关税的财政收入效应第49-54页
        3.1.1 中国关税的财政功能第49-51页
        3.1.2 关税财政收入效应的影响因素第51-54页
    3.2 关税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第54-56页
    3.3 关税的收入分配调节效应第56-58页
    3.4 关税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第58-62页
        3.4.1 关税与经济增长第58-59页
        3.4.2 关税与国内物价水平第59-60页
        3.4.3 关税与汇率第60-61页
        3.4.4 关税与就业水平第61-62页
    3.5 小结第62-63页
    注释第63-64页
第4章 中国关税政策的决策机制和政府过程第64-80页
    4.1 新中国关税制度的发展变化第64-67页
        4.1.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关税制度第64-65页
        4.1.2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关税制度第65页
        4.1.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关税制度变化第65-67页
    4.2 中国经济政策的决策机制第67-72页
        4.2.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导政策制定第67-69页
        4.2.2 政府行政机构具体制定和执行政策第69-71页
        4.2.3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政策制定的基本规则第71-72页
    4.3 中国关税政策的决策和政府过程第72-76页
        4.3.1 中国关税政策的制定第72-75页
        4.3.2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和报复性关税政策的制定第75-76页
    4.4 关税政策制定的原则第76-77页
    4.5 中国未来的关税政策取向第77-78页
    4.6 小结第78-79页
    注释第79-80页
第5章 中国关税政策制定中的国内利益集团第80-92页
    5.1 中央行政部门第80-82页
    5.2 地方政府第82-84页
    5.3 国内企业第84-88页
        5.3.1 国有企业第84-85页
        5.3.2 外资企业第85-87页
        5.3.3 民营企业第87-88页
    5.4 消费者第88-90页
    5.5 小结第90页
    注释第90-92页
第6章 国际贸易制度与贸易协定对中国关税政策的约束第92-102页
    6.1 多边贸易体制框架的约束第92-95页
    6.2 中国开展双边及区域自由贸易区情况第95-97页
    6.3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谈判第97-100页
        6.3.1 中国与欧盟的关税政策协调第97-98页
        6.3.2 中国与美国的关税政策协调第98-99页
        6.3.3 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关税政策协调第99-100页
    6.4 小结第100-101页
    注释第101-102页
第7章 中国关税政策的政治经济模型第102-111页
    7.1 中国关税政策决定的基本理论模型第102-104页
    7.2 中国关税政策决定的扩展模型第104-106页
    7.3 命题和推论第106-109页
    7.4 小结第109-110页
    注释第110-111页
第8章 中国工业行业关税结构的政治经济学实证研究第111-122页
    8.1 模型设置第111-115页
        8.1.1 被解释变量的设置第111-113页
        8.1.2 解释变量的设置第113-114页
        8.1.3 数据来源第114-115页
        8.1.4 技术方法第115页
    8.2 对名义关税率的回归结果第115-118页
        8.2.1 国有企业对中国工业行业名义关税率的影响第116-117页
        8.2.2 外资企业对中国工业行业名义关税率的影响第117页
        8.2.3 中国工业行业名义关税率决定混合模型回归结果第117-118页
    8.3 对关税有效保护率的回归结果第118-120页
        8.3.1 国有企业对中国工业行业关税有效保护率的影响第118-119页
        8.3.2 外资企业对中国工业行业关税有效保护率的影响第119页
        8.3.3 中国工业行业关税有效保护率决定混合模型回归结果第119-120页
    8.4 小结第120-121页
    注释第121-122页
第9章 结论及前瞻第122-125页
    9.1 主要结论第122-123页
    9.2 未来研究的问题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6页
后记第136-138页
附录第138-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DNA复制因子RFC1在减数分裂重组中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香港房地产市场与关联市场间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