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论文--新生代(界)论文--第四纪(系)论文

第四纪黄土不同时间标尺及其轨道信号对比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第9-10页
    1.2 建立黄土-古土壤时间序列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页
    1.4 论文工作量第11-13页
        1.4.1 野外工作量第11页
        1.4.2 室内工作量第11-13页
第2章 研究区域和实验方法第13-22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地层概况第13-15页
    2.2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第15-18页
        2.2.1 粒度分析第15-16页
        2.2.2 磁化率分析第16-18页
    2.3 建立黄土时间标尺的不同方法第18-22页
        2.3.1 线性内插方法第18页
        2.3.2 磁化率内插方法第18-19页
        2.3.3 粒度内插方法第19-20页
        2.3.4 轨道调谐方法第20-22页
第3章 不同内插方法建立黄土时间标尺第22-28页
    3.1 以古地磁界线为时间控制点建立时间标尺第23-25页
        3.1.1 古地磁界线年龄控制点的选取第23-24页
        3.1.2 时间标尺的建立第24-25页
    3.2 以部分古土壤顶界年龄为时间控制点建立时间标尺第25-28页
        3.2.1 古土壤顶界年龄控制点的选取第26-27页
        3.2.2 时间标尺的建立第27-28页
第4章 不同时间标尺的精确度验证第28-53页
    4.1 利用古土壤底界年龄验证不同内插方法的精度第28-42页
    4.2 利用谱分析方法验证不同内插方法精度第42-49页
        4.2.1 利用谱分析检验的原理第42页
        4.2.2 时间序列的谱分析方法第42-43页
        4.2.3 不同内插方法谱分析结果第43-49页
    4.3 小结与讨论第49-53页
        4.3.1 小结第49-50页
        4.3.2 各内插方法精确度原因分析第50-53页
第5章 结论第53-55页
致谢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塔北南部地区奥陶系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意义
下一篇:辽南变质核杂岩波瓦状拆离断层的形成机制研究及其模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