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

基于运行能效比的空调系统节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背景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空调系统能效评价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空调变水量运行方式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存在的不足第15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课题研究理论基础第17-30页
    2.1 空调系统能耗构成第17-18页
    2.2 空调系统能效评价指标第18-24页
        2.2.1 冷热源设备能效评价指标第18-21页
        2.2.2 冷水、冷却水系统能效评价指标第21页
        2.2.3 冷却塔能效评价指标第21-22页
        2.2.4 末端设备能效评价指标第22-23页
        2.2.5 制冷系统能效评价指标第23页
        2.2.6 中央空调能效评价指标第23-24页
    2.3 中央空调运行调节方式第24-29页
        2.3.1 温差控制第25-26页
        2.3.2 压差控制第26-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空调系统运行能效评价方法第30-41页
    3.1 空调系统能效比第30-31页
        3.1.1 空调系统能效比定义第30-31页
        3.1.2 空调系统能效比评价方法第31页
    3.2 空调系统设计能效比第31-34页
        3.2.1 空调系统综合设计能效比第32页
        3.2.2 空调子系统设计能效比第32-34页
    3.3 空调系统运行能效比第34-37页
        3.3.1 空调系统综合运行能效比第34-35页
        3.3.2 空调子系统运行能效比第35-37页
    3.4 空调系统运行能效比限值第37-40页
        3.4.1 空调子系统能效比限值第37-40页
        3.4.2 空调系统能效比限值第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基于运行能效比的空调系统节能改造评价第41-66页
    4.1 工程概述第41-43页
        4.1.1 建筑物基本信息第41页
        4.1.2 空调系统基本信息第41-42页
        4.1.3 空调工程及其子系统能效比限值第42-43页
    4.2 空调系统运行能效比评价第43-51页
        4.2.1 空调系统运行能效分析第43-44页
        4.2.2 空调子系统运行能效分析第44-51页
    4.3 节能改造方案制定第51-53页
    4.4 空调系统改造后运行能效分析第53-63页
        4.4.1 改造后空调系统概况第53-54页
        4.4.2 改造后空调系统运行能效分析第54-56页
        4.4.3 改造后空调子系统运行能效比分析第56-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6页
第五章 基于运行能效比的空调水系统运行方式评价第66-93页
    5.1 空调系统运行能效比加权计算方法第66-68页
        5.1.1 空调系统运行能效比加权计算第66页
        5.1.2 工程案例计算分析第66-68页
    5.2 空调水系统运行方式分析第68-70页
        5.2.1 空调系统变流量运行调节第68-69页
        5.2.2 空调水系统运行方式第69-70页
    5.3 系统运行能效计算方法第70-76页
        5.3.1 冷热源设备能耗模型第70-71页
        5.3.2 风机盘管换热模型第71-74页
        5.3.3 水泵能耗模型第74-75页
        5.3.4 运行工况点确定第75-76页
    5.4 不同控制方式运行能效分析第76-89页
        5.4.1 水泵性能曲线的拟合第77-79页
        5.4.2 冷水系统运行能效分析第79-81页
        5.4.3 冷水机组运行能效分析第81-88页
        5.4.4 冷水机组和冷水系统综合运行能效分析第88-89页
    5.5 基于运行能效比的控制方式优化第89-91页
        5.5.1 分阶段调节供水温度控制方式第89-90页
        5.5.2 优化控制策略下系统运行能效分析第90-91页
    5.6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3-95页
    6.1 结论第93-94页
    6.2 展望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8-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居住区老年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天津地区为例
下一篇: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除垢方法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