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5页 |
1.2.1 安全风险管理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2 铁路货车检修生产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综述 | 第17-24页 |
2.1 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及流程 | 第17-19页 |
2.1.1 铁路货车检修生产 | 第17-18页 |
2.1.2 铁路货车检修生产的流程 | 第18-19页 |
2.2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1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货车检修生产的特点 | 第19页 |
2.2.2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的特点 | 第19-20页 |
2.3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 | 第20-21页 |
2.3.1 石家庄车辆段损失前安全风险管理目标 | 第20-21页 |
2.3.2 石家庄车辆段损失后安全风险管理目标 | 第21页 |
2.4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 | 第21-24页 |
2.4.1 建立环境 | 第22页 |
2.4.2 识别风险 | 第22页 |
2.4.3 风险分析与评估 | 第22页 |
2.4.4 风险应对决策 | 第22-23页 |
2.4.5 实施决策 | 第23页 |
2.4.6 检查与持续改进 | 第23-24页 |
第3章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货车检修生产的安全风险识别及分析 | 第24-33页 |
3.1 石家庄车辆段基本情况介绍 | 第24页 |
3.2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货车检修现状 | 第24-27页 |
3.3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识别 | 第27-28页 |
3.3.1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生产安全风险来源 | 第27页 |
3.3.2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的识别 | 第27-28页 |
3.4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3页 |
3.4.1 人员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3.4.2 机具设备影响因素 | 第30页 |
3.4.3 零部件材料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3.4.4 组织管理协调影响因素 | 第31页 |
3.4.5 环境影响因素 | 第31-33页 |
第4章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分析及评估 | 第33-43页 |
4.1 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评估思路及内容 | 第33页 |
4.1.1 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评估思路 | 第33页 |
4.1.2 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内容 | 第33页 |
4.2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第33-35页 |
4.2.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3-34页 |
4.2.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4-35页 |
4.3 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评估 | 第35-43页 |
4.3.1 风险评估模型 | 第35-36页 |
4.3.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36-42页 |
4.3.3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 第42-43页 |
第5章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 第43-51页 |
5.1 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应对策略及对策 | 第43-45页 |
5.1.1 应对策略 | 第43-44页 |
5.1.2 应对决策 | 第44页 |
5.1.3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应对准则 | 第44-45页 |
5.2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管理 | 第45-49页 |
5.2.1 深化安全风险管理,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 第45-46页 |
5.2.2 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增强过程控制效果 | 第46页 |
5.2.3 抓实人身安全管理,确保职工从业安全 | 第46-47页 |
5.2.4 狠抓作业质量控制,提高车辆运行品质 | 第47页 |
5.2.5 强化安全信息处理,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 第47-48页 |
5.2.6 强化安全关键控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 第48-49页 |
5.3 石家庄车辆段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效果分析 | 第49-51页 |
5.3.1 直接效益分析 | 第49-50页 |
5.3.2 间接效益分析 | 第50-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