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城市公共空间的叙事性表达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插图索引第11-16页
第1章 绪言第16-23页
    1.1 长沙沿河古城墙“肢解法”引发的思考第16-17页
    1.2 研究对象第17-20页
        1.2.1 相关概念第17-19页
        1.2.2 对象界定第19-20页
    1.3 研究问题第20页
    1.4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页
    1.6 研究框架第21-23页
第2章 叙事性表达引入城市公共空间第23-44页
    2.1 城市“祛魅”——从现象看问题第23-30页
        2.1.1 城市失忆第23-25页
        2.1.2 文化失缺第25-26页
        2.1.3 情感失衡第26-27页
        2.1.4 特色失落第27-30页
    2.2 相关理论简述第30-40页
        2.2.1 叙事学:艺术、建筑和景观的启示第30-39页
        2.2.2 城市故事论与创作观第39-40页
    2.3 引入叙事性表达:一种全新的视角第40-43页
    2.4 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用叙事性解读城市魅力第44-67页
    3.1 魅力故事解读第44-59页
        3.1.1 哥本哈根:“童话”走进现实第44-46页
        3.1.2 成都:“老底片”洗“新照片”第46-48页
        3.1.3 巴黎:“时尚”挑战争议第48-50页
        3.1.4 深圳:“创新”颠覆传统第50-54页
        3.1.5 毕尔巴鄂:“梦想”激活城市第54-55页
        3.1.6 比较与分析第55-59页
    3.2 魅力类型分析第59-66页
        3.2.1 传播型:回味传说第59-60页
        3.2.2 情境型:再现经典第60-62页
        3.2.3 时尚型:凝聚科技第62-64页
        3.2.4 创意型:引领创新第64-65页
        3.2.5 梦想型:开拓未来第65-66页
    3.3 小结第66-67页
第4章 叙事性表达分析第67-107页
    4.1 寻找故事第67-74页
        4.1.1 挖掘民间传说:增强凝聚力第67-69页
        4.1.2 拾取典型情境:复苏生命力第69-71页
        4.1.3 吸收时尚元素:体现包容力第71-72页
        4.1.4 开放信息流入:发展驱动力第72-73页
        4.1.5 实现城市梦想:激活潜在力第73-74页
    4.2 释放符号第74-81页
        4.2.1 象征:意与象的“统一”第77-78页
        4.2.2 隐喻:两种意义“关联”第78-81页
    4.3 编排情节第81-106页
        4.3.1 编写故事第81-82页
        4.3.2 展现场景第82-98页
        4.3.3 设置悬念第98-100页
        4.3.4 营造情结第100-106页
    4.4 小结第106-107页
第5章 反思叙事性表达的增魅与俗魅第107-125页
    5.1 为城市“增魅”第107-111页
    5.2 增魅:魅力如何衡量?第111-117页
        5.2.1 尊重“多样性”第111-112页
        5.2.2 跳出“时间性”第112-114页
        5.2.3 学会“唯一性”第114-117页
    5.3 俗魅:魅力为何迷失?第117-124页
        5.3.1 抄袭创意:是懒惰还是精明?第117-119页
        5.3.2 过度炒作:是荼毒还是救赎?第119-121页
        5.3.3 眼球效应:是利益还是意义?第121-124页
    5.4 小结第124-125页
结论第125-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6页
致谢第136-137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37-138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及竞赛获奖情况第138-139页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目录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迪斯尼化”视角下的当代商业综合体设计研究
下一篇:苗族古村落在旅游开发中的原真性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