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0页 |
| 1.1 密码技术 | 第6页 |
| 1.2 密钥隔离机制 | 第6-8页 |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 | 第8页 |
| 1.4 本文的组织 | 第8-10页 |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10-15页 |
| 2.1 数学基础 | 第10页 |
| 2.2 CDH问题和CDH假设 | 第10-11页 |
| 2.3 双线性映射 | 第11页 |
| 2.4 数字签名体制 | 第11-12页 |
| 2.5 Hash函数 | 第12页 |
| 2.6 随机预言模型 | 第12-13页 |
| 2.7 标准模型 | 第13-14页 |
| 2.8 小结 | 第14-15页 |
| 第三章 标准模型下可证安全的并行强密钥隔离签名方案 | 第15-26页 |
| 3.1 密钥隔离方案的相关研究工作 | 第15页 |
| 3.2 并行密钥隔离签名方案(PKIS) | 第15-17页 |
| 3.2.1 PKIS的形式化定义 | 第15-16页 |
| 3.2.2 PKIS安全性定义 | 第16-17页 |
| 3.3 标准模型下的PKIS方案设计 | 第17-19页 |
| 3.4 方案的正确性 | 第19页 |
| 3.5 安全性证明 | 第19-24页 |
| 3.6 小结 | 第24-26页 |
| 第四章 密钥隔离的多重签名方案 | 第26-30页 |
| 4.1 标准模型下的密钥隔离的多重签名方案设计 | 第26-27页 |
| 4.2 方案的正确性 | 第27-28页 |
| 4.3 安全性定理 | 第28页 |
| 4.4 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五章 标准模型下支持多协助器的强密钥隔离签名方案 | 第30-41页 |
| 5.1 方案的形式化定义和安全模型 | 第30-32页 |
| 5.1.1 形式化定义 | 第30页 |
| 5.1.2 安全模型 | 第30-32页 |
| 5.2 提出的MHSKIS方案 | 第32-33页 |
| 5.3 安全性证明 | 第33-39页 |
| 5.4 相关工作的比较 | 第39页 |
| 5.5 小结 | 第39-4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