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海洋真菌胞外多糖的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前言第15-28页
    1 微生物多糖的研究概况第16-20页
        1.1 微生物多糖的分类第16-17页
        1.2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来源第17页
        1.3 原核生物胞外多糖的生物合成和应用第17-19页
            1.3.1 黄原胶的生物合成和生理功能第17-18页
            1.3.2 果聚糖的生物合成和应用第18-19页
        1.4 真核生物胞外多糖的生物合成和应用第19-20页
            1.4.1 普鲁兰多糖的生物合成和应用第19页
            1.4.2 小核菌葡聚糖的生物合成和应用第19-20页
    2 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研究第20-25页
        2.1 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及海洋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第20-21页
        2.2 红树林生态系统胞外多糖的研究第21页
        2.3 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结构研究第21-22页
        2.4 多糖结构的研究方法第22-25页
            2.4.1 多糖的分离提取和纯化第22-23页
            2.4.2 多糖的纯度分析和分子量分析第23页
            2.4.3 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第23页
            2.4.4 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第23-24页
            2.4.5 多糖的甲基化分析第24页
            2.4.6 多糖的核磁共振(NMR)分析第24-25页
            2.4.7 多糖高级结构的研究第25页
    3 微生物多糖的生物活性第25-27页
        3.1 微生物多糖的免疫调节与抗肿瘤活性第26页
        3.2 微生物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第26页
        3.3 微生物多糖的抗病毒活性第26-27页
    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27-28页
第一章 三株海洋红树林真菌产胞外多糖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研究第28-52页
    1 引言第28页
    2 材料与仪器第28-29页
        2.1 实验原料第28页
        2.2 实验材料第28-29页
        2.3 实验仪器第29页
    3 实验方法第29-36页
        3.1 胞外多糖的提取第29-31页
        3.2 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第31页
            3.2.1 离子交换柱层析第31页
            3.2.2 凝胶渗透柱层析第31页
        3.3 胞外多糖的理化性质分析第31-34页
            3.3.1 总糖含量测定第31-32页
            3.3.2 蛋白含量测定第32页
            3.3.3 氨基糖含量测定第32-33页
            3.3.4 糖醛酸含量测定第33页
            3.3.5 硫酸根含量测定第33-34页
        3.4 纯度和分子量分析第34页
        3.5 单糖组成分析第34-35页
        3.6 红外光谱分析第35页
        3.7 甲基化分析第35-36页
    4. 结果与讨论第36-51页
        4.1 胞外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第36-38页
        4.2 胞外多糖的纯化第38-40页
        4.3 胞外多糖的化学组成第40-43页
        4.4 胞外多糖的纯度和分子量分析第43-46页
        4.5 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第46-48页
        4.6 胞外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8-49页
        4.7 胞外多糖的甲基化分析第49-51页
    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二章 梭鱼内脏共附生土曲霉( Aspergillus terreus OUCMDZ-1925)产胞外多糖的结构研究第52-73页
    1 引言第52页
    2 材料与仪器第52-53页
        2.1 实验原料第52页
        2.2 实验材料及试剂第52-53页
        2.3 实验仪器第53页
    3 实验方法第53-55页
        3.1 胞外多糖的提取和分离第53页
        3.2 胞外多糖的纯化第53页
        3.3 胞外多糖化学组成分析第53页
        3.4 纯度和分子量分析第53-54页
        3.5 单糖组成分析第54页
        3.6 红外光谱分析第54页
        3.7 部分酸水解第54页
        3.8 甲基化分析第54页
        3.9 核磁共振波谱(NMR)分析第54-55页
    4 结果与讨论第55-72页
        4.1 胞外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第55页
        4.2 胞外多糖的纯化第55-56页
        4.3 胞外多糖的化学组成第56-57页
        4.4 胞外多糖的纯度和分子量第57-58页
        4.5 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第58-59页
        4.6 胞外多糖的红外光谱第59-60页
        4.7 胞外多糖的甲基化第60-66页
            4.7.1 甲基化的原理第60-62页
            4.7.2 样品yss和yss-p的甲基化分析第62-66页
        4.8 胞外多糖的核磁共振(NMR)分析第66-72页
    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三章 海南文昌红树林根泥共附生青霉菌(Penicillium sp.H-25-02)产胞外多糖的结构研究第73-89页
    1 引言第73页
    2 材料与仪器第73-74页
        2.1 实验原料第73-74页
        2.2 实验材料及试剂第74页
        2.3 实验仪器第74页
    3 实验方法第74-75页
        3.1 胞外多糖的提取第74页
        3.2 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第74页
        3.3 化学组成的分析第74页
        3.4 纯度和分子量分析第74-75页
        3.5 单糖组成分析第75页
        3.6 红外光谱分析第75页
        3.7 多糖qs-2s的部分酸水解第75页
        3.8 甲基化分析第75页
    4 结果与讨论第75-88页
        4.1 胞外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第75-76页
        4.2 胞外多糖的纯化第76-78页
        4.3 胞外多糖的化学组成第78-79页
        4.4 胞外多糖的纯度和分子量第79-80页
        4.5 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第80-81页
        4.6 胞外多糖的红外光谱第81-82页
        4.7 胞外多糖的甲基化第82-88页
    5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四章 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测定第89-98页
    1 引言第89-90页
    2 材料与仪器第90-91页
        2.1 实验原料第90页
        2.2 实验试剂第90页
        2.3 实验仪器第90-91页
    3 实验方法第91-92页
        3.1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第91页
        3.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第91-92页
        3.3 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第92页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2-97页
        4.1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第92-94页
        4.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第94-96页
        4.3 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第96-97页
    5 本章小结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7页
结语第107-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发表文章第110-111页
个人简历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恶性血液病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负担的研究
下一篇:油茶粕蛋白质的分离提取、理化性质及体外消化产物的抗氧化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