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七台河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6-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第17-19页
第2章 现代农业相关概念及其理论第19-24页
    2.1 现代农业相关概念第19-22页
        2.1.1 现代农业概念第19页
        2.1.2 现代农业特征第19-22页
    2.2 现代农业基础理论第22-24页
        2.2.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第22-23页
        2.2.2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第23页
        2.2.3 诱致技术变革理论第23-24页
第3章 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及启示第24-30页
    3.1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第24-26页
        3.1.1 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经验第24-25页
        3.1.2 荷兰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经验第25-26页
        3.1.3 巴西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经验第26页
        3.1.4 日本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经验第26页
    3.2 国内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第26-28页
        3.2.1 浙江安吉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经验第27页
        3.2.2 广东温氏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经验第27页
        3.2.3 内蒙古鄂尔多斯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经验第27-28页
    3.3 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第28-30页
        3.3.1 要增强科技化水平第28页
        3.3.2 要提高组织化程度第28页
        3.3.3 要促进农产品加工第28-29页
        3.3.4 要加大农业投入第29-30页
第4章 七台河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优势第30-36页
    4.1 七台河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第30-33页
        4.1.1 农业标准化第30页
        4.1.2 农业产业化第30-31页
        4.1.3 农业机械化第31页
        4.1.4 农业科技化第31-32页
        4.1.5 农业特色化第32-33页
    4.2 七台河现代农业发展优势第33-36页
        4.2.1 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第33页
        4.2.2 农业生产条件的显著改善第33-34页
        4.2.3 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所提高第34-35页
        4.2.4 新农村建设取得卓越成效第35-36页
第5章 七台河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第36-41页
    5.1 七台河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第36-38页
        5.1.1 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还未形成第36页
        5.1.2 项目引进和技术改造时资金短缺第36-37页
        5.1.3 龙头企业和农户间利益联结不够紧密第37页
        5.1.4 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第37-38页
    5.2 七台河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第38-41页
        5.2.1 现代农业设施水平落后第38-39页
        5.2.2 现代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第39-40页
        5.2.3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够第40页
        5.2.4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滞后第40-41页
第6章 七台河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第41-52页
    6.1 七台河发展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第41-42页
        6.1.1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第41-42页
    6.2 七台河发展现代农业的原则第42-43页
        6.2.1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第42页
        6.2.2 坚持统筹发展第42页
        6.2.3 坚持科技创新第42-43页
        6.2.4 坚持农业功能拓展第43页
        6.2.5 坚持以人为本第43页
    6.3 七台河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第43-52页
        6.3.1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第44-45页
        6.3.2 提高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第45-46页
        6.3.3 推进专业化生产,打造自主品牌第46-47页
        6.3.4 做强资源产品,推进产业化进程第47-48页
        6.3.5 扩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项目带动第48-49页
        6.3.6 加大资金信贷支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第49页
        6.3.7 加快小城镇建设,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乡第49-50页
        6.3.8 开展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第50-52页
第7章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宁夏农村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黑龙江省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