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1.2.1 电液比例技术及控制器概况 | 第10-11页 |
1.2.2 电液比例系统组成及特点 | 第11-12页 |
1.2.3 嵌入式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电液比例溢流阀特性分析及数学模型 | 第14-33页 |
2.1 控制对象结构及工作机理 | 第14-15页 |
2.2 控制对象性能指标分析 | 第15-16页 |
2.3 控制对象特性曲线分析 | 第16-18页 |
2.4 比例电磁铁特性 | 第18-20页 |
2.5 控制对象数学模型分析及仿真 | 第20-32页 |
2.5.1 比例电磁铁数学建模 | 第20-21页 |
2.5.2 比例溢流阀数学建模 | 第21-24页 |
2.5.3 Matlab/simulink动态仿真 | 第24-32页 |
2.6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电液比例溢流阀数字控制器总体设计 | 第33-50页 |
3.1 数字控制器功能需求分析 | 第33页 |
3.2 电液比例溢流阀数字控制器总体方案 | 第33-34页 |
3.3 数字处理硬件电路 | 第34-41页 |
3.3.1 处理器AT91R40008 | 第35-37页 |
3.3.2 外扩FLASH | 第37-38页 |
3.3.3 J-Link ARM JTAG仿真器 | 第38-39页 |
3.3.4 时钟电路设计 | 第39-40页 |
3.3.5 看门狗电路设计 | 第40页 |
3.3.6 IIC芯片24LC01BT-I/OT | 第40-41页 |
3.4 外围模拟硬件电路 | 第41-48页 |
3.4.1 电源模块 | 第41-42页 |
3.4.2 串口模块 | 第42-43页 |
3.4.3 采集输入模块 | 第43-44页 |
3.4.5 驱动模块 | 第44-47页 |
3.4.6 A/D转换模块 | 第47页 |
3.4.7 反馈调理模块 | 第47-48页 |
3.5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电液比例溢流阀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50-64页 |
4.1 Nucleus PLUS操作系统 | 第50-52页 |
4.2 操作系统的移植及初始化 | 第52-56页 |
4.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总体规划 | 第56-57页 |
4.4 软件功能模块 | 第57-62页 |
4.4.1 系统初始化模块 | 第57-58页 |
4.4.2 监控模块 | 第58页 |
4.4.3 数据采集模块 | 第58-59页 |
4.4.4 SPI总线模块 | 第59-61页 |
4.4.5 串口通讯模块 | 第61-62页 |
4.5 控制算法的设计优化 | 第62-63页 |
4.6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系统试验及调试 | 第64-78页 |
5.1 试验平台搭建及调试原理 | 第64-66页 |
5.2 比例溢流阀实验分析 | 第66-70页 |
5.2.1 压力变送器标定 | 第66页 |
5.2.2 比例溢流阀测试实验 | 第66-70页 |
5.3 控制器调试 | 第70-75页 |
5.3.1 数字板调试 | 第70-72页 |
5.3.2 模拟板调试 | 第72-75页 |
5.4 控制效果测试及评价 | 第75-77页 |
5.5 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8-80页 |
6.1 总结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