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1.1 论题之提出 | 第8页 |
1.2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学术意义 | 第8-9页 |
1.2.2 实用意义 | 第9页 |
1.3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本选题的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2 案例引发的问题 | 第12-19页 |
2.1 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法律性质 | 第13-16页 |
2.1.1 公有公共设施的相关定义 | 第13-15页 |
2.1.2 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相关判断 | 第15-16页 |
2.2 目前我国对于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行为的处理模式 | 第16-19页 |
2.2.1 民事侵权责任赔偿 | 第16-17页 |
2.2.2 现有救济模式存在的缺陷 | 第17-19页 |
3 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纳入国家赔偿范围之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究 | 第19-25页 |
3.1 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纳入国家赔偿范围之必要性 | 第19-21页 |
3.1.1 目前主要国家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及实践操作 | 第19-20页 |
3.1.2 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纳入我国国家赔偿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3.2 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纳入国家赔偿范围之可行性 | 第21-25页 |
3.2.1 世界潮流奠定的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3.2.2 我国具有的现实基础 | 第23-25页 |
4 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国家赔偿责任之构成要件 | 第25-31页 |
4.1 损害须由公有公共设施造成 | 第25-27页 |
4.2 公有公共设施设置或管理存在瑕疵 | 第27-28页 |
4.3 须致使人身、财产遭受实际损害 | 第28-29页 |
4.4 须致害原因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相当因果关系 | 第29-31页 |
5 关于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国家赔偿的立法建议 | 第31-36页 |
5.1 实体法上的立法建议 | 第31-34页 |
5.1.1 公有公共设施致害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 第31-32页 |
5.1.2 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当事人 | 第32-33页 |
5.1.3 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赔偿范围和救济模式 | 第33-34页 |
5.2 程序法的权利救济完善 | 第34-36页 |
5.2.1 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程序概况 | 第34页 |
5.2.2 我国现有国家赔偿法之程序完善 | 第34-36页 |
6 结语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