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6页 |
CONTENTS | 第6-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5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2-13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1.3 本文内容结构 | 第13-14页 |
1.4 本文创新和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2.1 新制度经济学 | 第15-20页 |
2.1.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5-16页 |
2.1.2 产权理论 | 第16-18页 |
2.1.3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8-19页 |
2.1.4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 博弈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寿险销售误导及其治理状况 | 第22-28页 |
3.1 寿险销售误导概述 | 第22-23页 |
3.1.1 寿险销售误导 | 第22页 |
3.1.2 寿险销售误导形式 | 第22页 |
3.1.3 寿险销售误导构成条件 | 第22-23页 |
3.2 寿险销售误导的危害 | 第23-24页 |
3.3 寿险销售误导治理状况 | 第24-28页 |
第四章 寿险销售误导风险实证分析 | 第28-43页 |
4.1 问卷介绍 | 第28-36页 |
4.1.1 问卷指标设计及说明 | 第28-29页 |
4.1.2 指标说明 | 第29-36页 |
4.2 统计分析方法说明 | 第36-40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第五章 寿险销售误导风险理论分析 | 第43-57页 |
5.1 市场体系寿险销售误导风险的分析 | 第43-50页 |
5.1.1 保险供需失衡:营销员效用最大化的误导行为分析 | 第43-45页 |
5.1.2 治理的外部性:保险公司间独立对销售误导进行治理—古诺寡头竞争模型 | 第45-47页 |
5.1.3 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对营销员的销售行为进行监督—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 | 第47-50页 |
5.2 国家效用在保险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及影响 | 第50-55页 |
5.2.1 19 49-1979——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自主经营保险市场 | 第51-52页 |
5.2.2 19 79-1996,经济体制转换期国家委托垄断保险 | 第52-54页 |
5.2.3 19 96-今,国家监督经营保险企业 | 第54-55页 |
5.2.4 小结 | 第55页 |
5.3 社会价值观 | 第55-57页 |
第六章 应对寿险销售误导风险的政策建议 | 第57-61页 |
6.1 解决市场失灵 | 第57-59页 |
6.1.1 政府主导保险知识供给 | 第57页 |
6.1.2 完善营销体制改革 | 第57-58页 |
6.1.3 加强信息披露克服信息不对称 | 第58页 |
6.1.4 建立信用评级体系提升行业信用 | 第58-59页 |
6.2 完善社会政策和健全法律体系 | 第59页 |
6.2.1 完善社会政策 | 第59页 |
6.2.2 健全法律体系 | 第59页 |
6.3 重视保险价值观体系建设 | 第59-61页 |
6.3.1 从业人员价值观—诚信和忠诚 | 第59-60页 |
6.3.2 保险公司价值观—自主创新和公平竞争 | 第60-61页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