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基于农耕文化视角的山地村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以临安太湖源镇白沙村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第9-10页
        1.3.1 研究方法第9页
        1.3.2 研究内容第9-10页
    1.4 概念解析第10-13页
        1.4.1 乡村旅游第10页
        1.4.2 生态旅游第10-11页
        1.4.3 乡村生态旅游第11页
        1.4.4 农耕文化第11-12页
        1.4.5 生态文化第12页
        1.4.6 旅游文化第12-13页
2 国内外乡村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综述第13-16页
    2.1 国内外乡村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第13-15页
        2.1.1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第13-14页
        2.1.2 国内乡村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第14-15页
    2.2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第15-16页
        2.2.1 “乡村生态旅游”概念模糊第15页
        2.2.2 乡村生态旅游理论研究领域局限第15页
        2.2.3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成果介绍较少第15-16页
3 当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负面效应第16-20页
    3.1 旅游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第16-17页
    3.2 旅游区文化的异化第17页
    3.3 旅游区产品开发的大众化第17-19页
        3.3.1 产品同质化严重,参与性低俗化第18页
        3.3.2 产业结构不合理,体验零碎化第18页
        3.3.3 产品服务品质低,管理无序化第18-19页
    3.4 小结第19-20页
4 农耕文化和生态文化在乡村生态旅游中的呈现第20-24页
    4.1 农耕文化和生态文化呈现的意义第20页
        4.1.1 传承农耕、生态文化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第20页
        4.1.2 传承农耕、生态文化是繁荣乡村文化的途径第20页
        4.1.3 传承农耕、生态文化是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灵魂第20页
    4.2 生态文化、农耕文化是乡村生态旅游的吸引力第20-22页
        4.2.1 探索自然第21页
        4.2.2 文化求知第21页
        4.2.3 回归家园第21-22页
    4.3 乡村旅游发展对生态文化、农耕文化的应用第22-23页
    4.4 小结第23-24页
5 乡村生态旅游提升——以临安太湖源镇白沙村为例第24-51页
    5.1 白沙村概况第24-25页
    5.2 旅游发展条件第25-27页
        5.2.1 内源条件第25-26页
        5.2.2 外源条件第26-27页
    5.3 白沙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27-29页
        5.3.1 有形景观环境的破坏第27-28页
        5.3.2 无形社会关系的变化第28页
        5.3.3 旅游产品项目的单一与雷同第28-29页
        5.3.4 农家乐开发模式和营销手段的落后第29页
    5.4 白沙村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成因分析(AHP分析法)第29-39页
        5.4.1 文化景观演化(地理经济)第30-33页
        5.4.2 社会空间演化(“过程——事件”分析法)第33-35页
        5.4.3 政策制度演化(农家乐制度演化)第35-38页
        5.4.4 小结第38-39页
    5.5 白沙村旅游社区的良性演化路径选择第39-40页
        5.5.1 文化景观创新第39页
        5.5.2 社会空间创新第39页
        5.5.3 政策制度创新第39-40页
    5.6 白沙村生态旅游提升第40-51页
        5.6.1 提升原则第40-41页
        5.6.2 生态旅游总体格局第41页
        5.6.3 白沙村生态营建策略第41-45页
        5.6.4 白沙村农耕文化表现第45-48页
        5.6.5 服务设施提升策略第48-49页
        5.6.6 生态旅游的创新性管理第49-5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1-52页
    6.1 结论第51页
    6.2 研究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空间聚类的城市空间格局要素抽取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下一篇: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悦来新城综合交通规划方案改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