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波束测深系统储存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1.2.1 数据储存技术 | 第9-10页 |
1.2.2 数据传输技术 | 第10-11页 |
1.2.3 数据显示技术 | 第11-12页 |
1.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2-14页 |
1.3.1 功能需求分析 | 第12-13页 |
1.3.2 储存子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3-14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储存子系统硬件设计 | 第16-35页 |
2.1 硬件电路总体方案设计 | 第16-17页 |
2.2 电源模块 | 第17-20页 |
2.2.1 电源管理模块 | 第17-18页 |
2.2.2 系统复位模块 | 第18-19页 |
2.2.3 硬盘供电模块 | 第19-20页 |
2.3 数据转发模块 | 第20-22页 |
2.3.1 信号复制电路设计 | 第20-21页 |
2.3.2 Hotlink电路设计 | 第21-22页 |
2.4 通信模块 | 第22-23页 |
2.4.1 差分信号子模块 | 第22-23页 |
2.4.2 参数传递子模块 | 第23页 |
2.5 显示控制模块设计 | 第23-27页 |
2.5.1 显示子模块 | 第23-26页 |
2.5.2 控制子模块 | 第26-27页 |
2.6 FPGA模块 | 第27-29页 |
2.6.1 FPGA模块简介 | 第27-28页 |
2.6.2 FPGA供电方案 | 第28-29页 |
2.6.3 FPGA芯片简介 | 第29页 |
2.7 OMAPL138模块和接口电路模块 | 第29-32页 |
2.7.1 OMAPL138模块简介 | 第29-30页 |
2.7.2 OMAPL138模块组成 | 第30-31页 |
2.7.3 OMAPL138接口电路模块 | 第31-32页 |
2.8 PCB设计注意事项 | 第32-34页 |
2.9 本章总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储存子系统FPGA软件设计 | 第35-60页 |
3.1 软件设计流程简介 | 第35-36页 |
3.2 时钟设计 | 第36-37页 |
3.3 数据接收逻辑设计 | 第37-41页 |
3.3.1 Hotlink接收逻辑设计 | 第37-39页 |
3.3.2 UPP发送逻辑设计 | 第39-41页 |
3.4 自定义IP核设计 | 第41-53页 |
3.4.1 Avalon总线协议 | 第42-44页 |
3.4.2 VGA显示的IP核设计 | 第44-50页 |
3.4.3 Hotlink接收数据的IP核 | 第50-53页 |
3.5 FPGA整体软件设计 | 第53-54页 |
3.6 NIOS Ⅱ QSYS硬件系统设计 | 第54-59页 |
3.6.1 NIOS Ⅱ软核处理器 | 第54-55页 |
3.6.2 NIOS Ⅱ嵌入式系统搭建 | 第55-57页 |
3.6.3 NIOS Ⅱ Elicpse软件设计 | 第57-5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调试与验证 | 第60-68页 |
4.1 电路功能的模块调试 | 第60-63页 |
4.1.1 数据接收逻辑调试 | 第60-61页 |
4.1.2 QSYS的IP核调试 | 第61-63页 |
4.2 系统联合调试 | 第63-6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