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晶体学论文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与光子带隙协同增强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的发光性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第14-19页
        1.2.1 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简介第14-15页
        1.2.2 稀土离子掺杂上转换材料发光机理第15-16页
        1.2.3 合成上转换发光纳米晶的方法第16页
        1.2.4 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的应用第16-19页
    1.3 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实际应用的障碍及已提出的解决方法第19页
    1.4 光子晶体第19-21页
        1.4.1 光子晶体简介第19-20页
        1.4.2 光子晶体的主要特征第20-21页
        1.4.3 光子晶体的应用第21页
    1.5 稀贵金属纳米颗粒第21-22页
        1.5.1 表面等离激元第22页
    1.6 本论文解决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发光效率低的方法第22-23页
        1.6.1 蛋白石光子晶体增强上转换发光第22页
        1.6.2 超宽带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增强上转换发光第22-23页
        1.6.3 反蛋白石光子晶体与稀贵金属表面等离子体耦合增强上转换发光第23页
    1.7 课题研究现状及论文的主要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5-33页
    2.1 实验所用仪器、试剂和原料第25-26页
        2.1.1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1.2 实验试剂及原料第26页
    2.2 样品的制备第26-29页
        2.2.1 模版的制备第26-28页
        2.2.2 稀土掺杂纳米颗粒及复合样品的制备第28-29页
    2.3 实验样品性能表征第29-33页
第三章 蛋白石光子晶体表面效应增强Yb~(3+)/Er~(3+)掺杂YF_3纳米颗粒的上转换发光性质研究第33-41页
    3.1 引言第33-34页
    3.2 蛋白石光子晶体表面效应增强Yb~(3+)/Er~(3+)掺杂YF_3纳米颗粒的上转换发光第34-39页
        3.2.1 物相分析第34页
        3.2.2 形貌表征第34-35页
        3.2.3 光子带隙性质分析第35-36页
        3.2.4 上转换发光光谱及发光机理分析第36-38页
        3.2.5 上转换发光增强原理分析第38-39页
    3.3 本章总结第39-41页
第四章 超宽带Ag薄膜表面等离激元对Er~(3+)/Yr~(3+)掺杂NaYF_4纳米颗粒上转换发光的调控研究第41-51页
    4.1 引言第41-42页
    4.2 超宽带Ag薄膜表面等离激元对Er~(3+)/Yr~(3+)掺杂NaYF_4纳米颗粒上转换发光的调控研究第42-49页
        4.2.1 形貌分析第42页
        4.2.2 物相分析第42-43页
        4.2.3 多孔Ag薄膜的微观结构第43-44页
        4.2.4 NaYF_4:Yb~(3+),Er~(3+)上转换发光性质分析第44-45页
        4.2.5 上转换发光机理分析第45-46页
        4.2.6 上转换发光的增强倍数第46-47页
        4.2.7 上转换发光增强原因第47-49页
    4.3 本章总结第49-51页
第五章 反蛋白石光子晶体与银纳米颗粒耦合作用增强Er~(3+)/Yr~(3+)掺杂NaYF_4纳米上转换颗粒发光性质研究第51-65页
    5.1 引言第51-52页
    5.2 反蛋白石光子晶体表面效应对Er~(3+)/Yb~(3+)掺杂NaYF_4颗粒上转换发光性质的影响研究第52-64页
        5.2.1 制备流程示意图及光路图第52页
        5.2.2 形貌及物相分析第52-54页
        5.2.3 微观结构分析第54页
        5.2.4 银纳米颗粒第54-55页
        5.2.5 光子带隙性质分析第55-57页
        5.2.6 上转换发光光谱及发光机理分析第57-58页
        5.2.7 上转换发光增强倍数第58-61页
        5.2.8 上转换发光增强原理第61-64页
    5.3 本章总结第64-65页
第六章 反蛋白石光子晶体与金纳米颗粒耦合作用增强Er~(3+)/Yb~(3+)掺杂NaYF_4纳米颗粒上转换发光第65-75页
    6.1 引言第65页
    6.2 反蛋白石/Au复合结构对Er~(3+)/Yb~(3+)掺杂NaYF_4纳米颗粒上转换发光性质的影响研究第65-74页
        6.2.1 制备方法第65-66页
        6.2.2 形貌表征与物相分析第66-67页
        6.2.3 微观结构与Au纳米颗粒第67-68页
        6.2.4 光子带隙性质分析第68-69页
        6.2.5 上转换发光性质及发光机理分析第69-71页
        6.2.6 上转换发光增强倍数第71-72页
        6.2.7 上转换发光增强的原因第72-74页
    6.3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七章 总结第75-77页
    7.1 结论第75-76页
    7.2 实验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第76-77页
致谢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6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子印迹共掺杂TiO2催化剂的制备与选择性降解有机污染物
下一篇:基于超分子主体的电化学及荧光传感体系的构建及其在农药和药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