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3.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23页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第27-35页 |
2.1 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 | 第27-29页 |
2.1.1 中国农业生产发展概况 | 第27页 |
2.1.2 中国农业机械化化和产业化水平发展概况 | 第27-28页 |
2.1.3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情况 | 第28-29页 |
2.1.4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 第29页 |
2.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第29-35页 |
2.2.1 合作社数量变化情况 | 第29-30页 |
2.2.2 发展规模变化情况 | 第30-31页 |
2.2.3 合作社经营业务范围与地域间差距的变化情况 | 第31-32页 |
2.2.4 合作社发展模式概况 | 第32-33页 |
2.2.5 国家政策对合作社发展的支持情况 | 第33-35页 |
第三章 SG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发展概况 | 第35-39页 |
3.1 SG农民专业合作联社产生背景 | 第35页 |
3.2 SG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概况 | 第35-39页 |
3.2.1 合作联社基本情况 | 第35-36页 |
3.2.2 合作联社下设子合作社情况 | 第36-37页 |
3.2.3 合作联社经营模式发展概况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农民对合作组织的认知分析 | 第39-47页 |
4.1 大和村的基本情况 | 第39页 |
4.2 调查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39页 |
4.3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39-41页 |
4.3.1 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的情况 | 第39-40页 |
4.3.2 调查对象的家庭人口数和耕地数量 | 第40页 |
4.3.3 调查对象的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以及对现阶段家庭收入的满意度 | 第40-41页 |
4.4 调查对象对合作联社的相关知识与合作联社发展的了解情况 | 第41-43页 |
4.4.1 调查对象加入合作联社的情况及加入或未加入的原因 | 第41-42页 |
4.4.2 加入合作联社的村民对合作社联的相关知识与发展情况的了解程度 | 第42-43页 |
4.5 农民参与合作联社决策的情况及对这种模式的认可程度 | 第43页 |
4.5.1 农民参与合作联社决策的情况 | 第43页 |
4.5.2 农民对合作联社运作模式的认可程度 | 第43页 |
4.6 合作联社对当地农民增收、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43-45页 |
4.6.1 合作联社对农民增收的作用 | 第43-45页 |
4.6.2 合作联社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45页 |
4.7 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SG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模式分析 | 第47-55页 |
5.1 运作模式分析 | 第47-50页 |
5.1.1 经营模式分析 | 第47-48页 |
5.1.2 管理模式分析 | 第48-49页 |
5.1.3 利益机制分析 | 第49-50页 |
5.2 特点和优势分析 | 第50-52页 |
5.2.1 实现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 第50-51页 |
5.2.2 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51页 |
5.2.3 创新合作联社管理方式,实现产、学、研结合发展 | 第51页 |
5.2.4 创建合作联社,实现协同发展 | 第51-52页 |
5.3 存在问题分析 | 第52-55页 |
5.3.1 外部宏观环境的问题 | 第52页 |
5.3.2 内部运作机制与管理职能等方面的问题 | 第52-53页 |
5.3.3 农户自身的问题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5-5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5-57页 |
6.1.1 企业参与农民合作组织模式的优势 | 第55-56页 |
6.1.2 企业参与农民合作组织模式运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56-57页 |
6.2 对策和建议 | 第57-59页 |
6.2.1 健全合作联社的相关规定,改善对合作联社的扶持方式 | 第57页 |
6.2.2 改善民主参与制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 第57页 |
6.2.3 明确合作联社职能,提高管理人员工作能力 | 第57-58页 |
6.2.4 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农民知识与技术水平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