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种粮大户融资行为分析--基于辽宁省的调查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1.2.3 文献述评第16页
    1.3 基本概念界定第16-17页
        1.3.1 种粮大户第16-17页
        1.3.2 农户融资第17页
    1.4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 研究方法及路线第18-20页
        1.5.1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5.2 技术路线图第19-20页
第二章 种粮大户基本情况第20-27页
    2.1 调研基本情况第20页
    2.2 种粮大户基本情况第20-25页
        2.2.1 种粮大户年龄情况第20-21页
        2.2.2 种粮大户性别情况第21-22页
        2.2.3 种粮大户受教育情况第22-23页
        2.2.4 种粮大户非农务工情况第23-24页
        2.2.5 种粮大户农业技术培训、经营农资、提供农机等情况第24-25页
    2.3 种粮大户耕地经营情况第25-26页
    2.4 种粮大户家庭现金纯收入情况第26-27页
第三章 种粮大户融资情况第27-37页
    3.1 种粮大户融资需求第27-28页
        3.1.1 融资行为的发生率第27-28页
        3.1.2 未来两年种粮大户借款需求第28页
    3.2 种粮大户融资金额第28-30页
        3.2.1 种粮大户的借款金额第28-29页
        3.2.2 不同经营规模种粮大户的借款金额第29-30页
    3.3 种粮大户融资用途第30-32页
        3.3.1 种粮大户借款用途第30-31页
        3.3.2 未来两年种粮大户借款用途第31-32页
    3.4 种粮大户融资渠道第32-35页
        3.4.1 种粮大户的融资来源情况第33页
        3.4.2 不同耕地规模的种粮大户融资来源的选择第33-34页
        3.4.3 种粮大户借款来源的首选第34-35页
    3.5 种粮大户融资契约第35-36页
        3.5.1 种粮大户借款利率第35页
        3.5.2 种粮大户借款期限第35-36页
    3.6 种粮大户融资还款率第36-37页
第四章 种粮大户融资存在的问题第37-41页
    4.1 贷款手续多第37页
    4.2 交易成本高第37页
    4.3 信贷期限不合理第37-38页
    4.4 信贷可得性低第38-39页
    4.5 缺乏抵押担保品第39-41页
第五章 政策建议第41-47页
    5.1 种粮大户自身方面第41-42页
        5.1.1 提高种粮大户自身积累第41-42页
        5.1.2 提高种粮大户受教育水平第42页
    5.2 金融机构融资方面第42-43页
        5.2.1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第42-43页
        5.2.2 创新融资担保方式第43页
    5.3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第43-44页
        5.3.1 推进农村金融法制管理第43-44页
        5.3.2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第44页
    5.4 宏观金融体系方面第44-47页
        5.4.1 增加政府资金投入第44-45页
        5.4.2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第45页
        5.4.3 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第49-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配套措施的分析--以昌图县为例
下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模式研究--以辽宁省SG农民专业合作联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