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探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8页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文献回顾第10-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5-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创新点第16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非利息收入界定及其必要性第18-27页
    2.1 非利息收入的界定第18-21页
        2.1.1 国外对非利息收入的界定第18-19页
        2.1.2 国内对非利息收入的界定第19-20页
        2.1.3 区分非利息收入、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第20-21页
    2.2 非利息收入业务特征第21-22页
    2.3 发展非利息收入的必要性第22-27页
        2.3.1 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第22-24页
        2.3.2 金融脱媒日益加剧第24页
        2.3.3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第24-25页
        2.3.4 金融服务需求的多元化第25-27页
3 我国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历史及现状第27-36页
    3.1 非利息收入发展的历史进程第27-29页
        3.1.1 第一阶段(1980-1993年)第27-28页
        3.1.2 第二阶段(1993-1999年)第28页
        3.1.3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第28-29页
    3.2 非利息收入发展整体状况第29-32页
        3.2.1 非利息收入发展规模持续增长、占比偏低第29-30页
        3.2.2 大型国有银行无论规模和占比都高于中小股份制银行第30-32页
    3.3 非利息收入结构分析第32-36页
        3.3.1 非利息收入构成占比情况第32-33页
        3.3.2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情况第33-34页
        3.3.3 投资收益情况第34页
        3.3.4 汇兑收益、其他业务收入和公允价值变动情况第34-36页
4 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经营风险的实证研究第36-58页
    4.1 数据的选取第36页
    4.2 变量的选择和研究假设第36-40页
        4.2.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第36-38页
        4.2.2 解释变量的选取第38-39页
        4.2.3 控制变量的选取第39-40页
    4.3 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经营风险关系的实证检验第40-48页
        4.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40-45页
        4.3.2 面板单位根检验第45-46页
        4.3.3 面板协整性检验第46-48页
        4.3.4 模型设定第48页
    4.4 实证结果分析第48-53页
        4.4.1 对整体样本的检验第48-50页
        4.4.2 非利息收入结构的分解检验第50-53页
    4.5 稳健性检验第53-58页
5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8-61页
    5.1 本文结论第58-59页
    5.2 政策建议第59-61页
        5.2.1 宏观方面第59页
        5.2.2 微观方面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住房抵押货款证券化的实践、比较与启示
下一篇: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N市国税系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