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Abbreviation) | 第12-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1.1 羧酸酯酶 | 第13-16页 |
1.1.1 概述 | 第13页 |
1.1.2 羧酸酯酶的分类和分布 | 第13-14页 |
1.1.3 羧酸酯酶的结构与活性位点 | 第14-15页 |
1.1.4 羧酸酯酶的底物特异性及水解机制 | 第15页 |
1.1.5 羧酸酯酶的功能 | 第15-16页 |
1.1.6 羧酸酯酶的应用 | 第16页 |
1.2 猪肝羧酸酯酶 | 第16-23页 |
1.2.1 概述 | 第16页 |
1.2.2 猪肝羧酸酯酶的特性 | 第16-17页 |
1.2.3 猪肝羧酸酯酶的同工酶 | 第17-20页 |
1.2.4 猪肝羧酸酯酶的表达 | 第20-21页 |
1.2.5 猪肝羧酸酯酶的结构和水解特性 | 第21-22页 |
1.2.6 猪肝羧酸酯酶的功能 | 第22-23页 |
1.3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概述 | 第23-25页 |
1.3.1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表达菌 | 第23页 |
1.3.2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表达载体 | 第23-24页 |
1.3.3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外源蛋白的表达形式 | 第24页 |
1.3.4 提高重组蛋白可溶性表达的方法 | 第24-25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6-45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6-30页 |
3.1.1 质粒及菌株 | 第26-27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27页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3.1.4 主要数据库及分析软件 | 第28页 |
3.1.5 试剂配制 | 第28-3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0-45页 |
3.2.1 猪肝羧酸酯酶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30-36页 |
3.2.2 PLE的表达与纯化 | 第36-41页 |
3.2.3 PLE基因的定点突变 | 第41-4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5-58页 |
4.1 PLE基因的扩增结果 | 第45页 |
4.2 原核表达载体的菌落PCR鉴定 | 第45页 |
4.3 原核表达载体酶切鉴定 | 第45-46页 |
4.4 分子伴侣质粒pGro7酶切鉴定 | 第46-47页 |
4.5 pET15b-PLE-B9转化大肠杆菌Origami-pGro7感受态鉴定 | 第47页 |
4.6 pET15b-PLE-B9和pGro7共表达的SDS-PAGE鉴定 | 第47-48页 |
4.7 PLE-B9表达产物的检测 | 第48页 |
4.8 PLE的纯化 | 第48-50页 |
4.9 PLE蛋白浓度测定 | 第50页 |
4.10 Western blot检测PLE的表达 | 第50-51页 |
4.11 PLE的活性检测 | 第51页 |
4.12 PLE的活力测定 | 第51-52页 |
4.13 PLE基因定点突变扩增结果 | 第52-53页 |
4.14 PLE突变体纯化结果 | 第53-55页 |
4.15 PLE突变体浓度测定结果 | 第55页 |
4.16 PLE-D4突变体活力分析 | 第55-56页 |
4.17 PLE-D5突变体活力分析 | 第56-58页 |
5 讨论 | 第58-62页 |
5.1 PLE基因扩增引物设计 | 第58页 |
5.2 原核表达载体和宿主菌的选择 | 第58-59页 |
5.3 诱导表达条件的选择 | 第59页 |
5.4 PLE的纯化 | 第59页 |
5.5 PLE活性的检测 | 第59-60页 |
5.6 PLE活力测定 | 第60页 |
5.7 PLE活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60-62页 |
6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在读期间申请专利和发表文章目录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