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我国警察枪支使用的概述 | 第8-13页 |
(一) 警察权的内容与目的 | 第8-9页 |
(二) 警察权的特性 | 第9-10页 |
(三) 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与平衡 | 第10-11页 |
(四) 由组织认可的现实逻辑走向法治调控的应然逻辑 | 第11-13页 |
(五) 警察配枪执法的重要性 | 第13页 |
二、我国警察枪支使用的现状考察 | 第13-20页 |
(一) 法律现状考察 | 第13-17页 |
1.我国警察枪支使用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2.我国警察枪支使用现行法规分析 | 第15-17页 |
(二) 实践现状考察 | 第17-20页 |
1.公安机关对枪支管理过度严苛 | 第17页 |
2.警察对枪存有畏惧心理 | 第17-18页 |
3.警察对现行用枪法规不熟悉 | 第18页 |
4.警察射击训练内容缺乏实用性 | 第18-19页 |
5.配枪人员的资格审查和考核机制存隐患 | 第19页 |
6.社会容忍度减小,公众对警察配枪执法不信任 | 第19-20页 |
三、域外警察用枪的比较考察 | 第20-26页 |
(一) 美国:生命威胁与必要合理原则 | 第20-21页 |
(二) 英国:授权持枪制度 | 第21-22页 |
(三) 香港:规范全面可操作 | 第22-23页 |
(四) 德国:最小动用武力原则 | 第23-24页 |
(五) 巴西:严格管控制度 | 第24-25页 |
(六) 日本:谨慎使用原则 | 第25页 |
(七) 域外警察用枪现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26页 |
四、我国警察枪支使用的相关制度完善 | 第26-34页 |
(一) 完善现行的用枪法律规范 | 第26-29页 |
(二) 订立科学的枪支管控制度 | 第29-32页 |
(三) 构建警察用枪的支撑制度体系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