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 第14-19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页 |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3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公司治理的比较 | 第19-26页 |
3.1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与公司治理的区别 | 第19-23页 |
3.1.1 概念的比较 | 第19-20页 |
3.1.2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组织与公司法人组织的比较 | 第20页 |
3.1.3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目标与公司治理目标的比较 | 第20-21页 |
3.1.4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 | 第21-23页 |
3.2 公司与合作社治理本质比较分析 | 第23-26页 |
3.2.1 公司与合作社搭便车问题的比较 | 第23页 |
3.2.2 公司与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的比较 | 第23-24页 |
3.2.3 公司与合作社财产权制度安排的比较 | 第24-25页 |
3.2.4 公司与合作社监督者收益问题的比较 | 第25-26页 |
4 建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现状分析 | 第26-34页 |
4.1 建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第26-27页 |
4.2 建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调査分析 | 第27-34页 |
4.2.1 调查资料来源情况 | 第27页 |
4.2.2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27-34页 |
5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水平的机制设计 | 第34-37页 |
5.1 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结构 | 第34-35页 |
5.2 强化内部激励机制,改善委托代理问题 | 第35页 |
5.3 理事会民主决策代替社员民主决策 | 第35-36页 |
5.4 完善合作社的监督机制 | 第36-37页 |
6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优化的保障措施 | 第37-42页 |
6.1 从合作社的角度 | 第37-39页 |
6.1.1 加强合作社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宣传 | 第37-38页 |
6.1.2 正确处理好合作社发展与大户的联系 | 第38页 |
6.1.3 增强专业合作社自身能力,为社员提供多元化服务 | 第38-39页 |
6.1.4 全面落实合作社法和相关法规,完善合作社的组织建设 | 第39页 |
6.2 对于政府和国家 | 第39-42页 |
6.2.1 增加扶持政策,为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外环境 | 第39-40页 |
6.2.2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合作社的发展 | 第40页 |
6.2.3 大力宣传合作社法,提高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 | 第40-4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42-43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52页 |
附录1 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调查问卷 | 第44-48页 |
附录2 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层调查问卷 | 第48-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