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辽河油田马古6中生界储层评价及井位部署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8-10页
第一章 油田概况第10-12页
    1.1 自然条件简况第10页
    1.2 构造位置及简况第10页
    1.3 勘探开发简况第10-11页
    1.4 取资料情况第11-12页
第二章 油藏基本地质特征第12-21页
    2.1 地层特征第12-13页
    2.2 构造特征第13-18页
        2.2.1 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构造编制第13-16页
        2.2.2 构造特征及演化第16-18页
    2.3 油藏流体性质及温、压系统第18-21页
        2.3.1 原油天然气性质第18-19页
        2.3.2 地层水性质第19页
        2.3.3 油藏温度与压力第19-21页
第三章 储层综合评价及油层分布和连通特征第21-53页
    3.1 储层岩性第21-22页
    3.2 储层物性第22-24页
    3.3 储层岩性、电性及含油性关系第24-25页
    3.4 储集空间描述第25-29页
        3.4.1 储集空间类型第25-27页
        3.4.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第27-28页
        3.4.3 储层裂缝特征描述第28-29页
    3.5 储层构造裂缝测井识别第29-33页
    3.6 储层物性参数计算第33-37页
    3.7 储层录井识别第37-40页
    3.8 储集空间影响因素分析第40-41页
    3.9 角砾岩储层反演第41-44页
        3.9.1 层位精细标定第42页
        3.9.2 建立地质框架模型及低频模型第42-43页
        3.9.3 确定性反演及GL反演第43页
        3.9.4 反演效果分析第43-44页
    3.10 有利储层地震波形分析第44-47页
    3.11 油层分布特征及油藏类型第47-50页
    3.12 储层连通性第50-53页
第四章 储量计算和井位部署第53-66页
    4.1 储量参数的确定第53页
    4.2 计算方法第53-54页
    4.3 储量计算结果第54页
    4.4 试油试采分析第54-56页
    4.5 试油试采认识第56-58页
    4.6 开发原则第58页
    4.7 开发层系及井网井型确定第58-61页
        4.7.1 开发层系划分及组合第58-59页
        4.7.2 井型确定第59页
        4.7.3 井网确定第59-60页
        4.7.4 井距的确定第60-61页
    4.8 开发方式选择第61-63页
        4.8.1 油藏具有一定天然能量,一次采收率为 14.1%第61-62页
        4.8.2 油水粘度比低,适合注水开发第62-63页
        4.8.3 开发方式选择第63页
    4.9 部署原则第63页
    4.10 部署结果第63-64页
    4.11 部署依据第64页
    4.12 开发指标动态预测第64-65页
        4.12.1 初期单井日产油的确定第64-65页
        4.12.2 新井产能指标预测第65页
    4.13 动态监测及资料录取第65页
    4.14 实施要求第65-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歧口凹陷南部斜坡区沙一段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下一篇:沈288区块潜山储层测井综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