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口凹陷南部斜坡区沙一段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5页 |
0.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0.3 研究内容与技术思路 | 第12-14页 |
0.4 项目研究主要工作量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基本石油地质特征 | 第15-30页 |
1.1 歧口凹陷区构造特征 | 第15-25页 |
1.1.1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5-16页 |
1.1.2 歧口凹陷第三系构造演化 | 第16-19页 |
1.1.3 歧口凹陷南部断裂与构造特征 | 第19-21页 |
1.1.4 主要斜坡构造特征与演化 | 第21-25页 |
1.2 地层及沉积特征 | 第25-29页 |
1.2.1 地层特征 | 第25-26页 |
1.2.2 地层层序划分 | 第26-27页 |
1.2.3 歧口凹陷沉积特征 | 第27-29页 |
1.3 储盖组合特征 | 第29-30页 |
第二章 油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 | 第30-35页 |
2.1 油藏类型 | 第30-32页 |
2.2 油气分布规律 | 第32-35页 |
第三章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 第35-49页 |
3.1 烃源岩条件 | 第35-37页 |
3.2 储层条件 | 第37-44页 |
3.2.1 体系域划分与准层序组划分 | 第37-39页 |
3.2.2 准层序组沉积特征 | 第39-44页 |
3.2.3 准层序组储层特征 | 第44页 |
3.3 圈闭条件 | 第44-45页 |
3.4 油气运移条件 | 第45-47页 |
3.4.1 油气主要运移方式 | 第45-47页 |
3.4.2 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及运移路径 | 第47页 |
3.5 油气成藏条件匹配关系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第49-55页 |
4.1 歧北斜坡区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 第49-50页 |
4.2 埕北断阶区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 第50-53页 |
4.3 歧南斜坡区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有利区带评价与目标优选 | 第55-66页 |
5.1 歧北低斜坡综合评价与目标优选 | 第55-59页 |
5.1.1 勘探概况 | 第55页 |
5.1.2 斜坡构造结构及演化特征 | 第55-56页 |
5.1.3 沉积储层特征 | 第56-57页 |
5.1.4 储层预测及砂体刻画 | 第57-58页 |
5.1.5 综合评价 | 第58-59页 |
5.1.6 井位部署建议 | 第59页 |
5.2 歧南低斜坡综合评价与目标优选 | 第59-62页 |
5.2.1 歧南斜坡区特征 | 第59-60页 |
5.2.2 沉积相展布特征 | 第60页 |
5.2.3 圈闭类型及油气分布规律 | 第60-61页 |
5.2.4 综合评价与目标优选 | 第61-62页 |
5.3 歧南高斜坡综合评价与目标优选 | 第62-66页 |
5.3.1 勘探概况 | 第62页 |
5.3.2 构造特征及圈闭落实 | 第62页 |
5.3.3 储层特征及预测 | 第62-64页 |
5.3.4 综合评价与井位部署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