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符号与说明 | 第17-18页 |
前言 | 第18-19页 |
第一章 核桃饼粕多酚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 第19-39页 |
第一节 响应面法优化核桃饼粕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19-28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19页 |
1.1 材料 | 第19页 |
1.2 仪器与试剂 | 第1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2.1 试剂配制 | 第19-20页 |
2.2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绘制 | 第20页 |
2.3 核桃饼粕多酚的提取 | 第20页 |
2.4 核桃饼粕多酚的测定 | 第20页 |
2.5 单因素实验 | 第20-21页 |
2.6 响应面实验设计 | 第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27页 |
3.1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 | 第21-22页 |
3.2 提取时间对核桃饼粕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 | 第22页 |
3.3 液固比对核桃饼粕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 | 第22页 |
3.4 乙醇浓度对核桃饼粕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3.5 温度对核桃饼粕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 | 第23页 |
3.6 响应面实验 | 第23-27页 |
4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核桃饼粕多酚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 第28-39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8-29页 |
1.1 材料 | 第28页 |
1.2 仪器与试剂 | 第28-2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2.1 试剂配制 | 第29页 |
2.2 多酚含量测定方法 | 第29页 |
2.3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 第29页 |
2.4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 第29页 |
2.5 核桃饼粕多糖、蛋白质和多酚的测定 | 第29-30页 |
2.6 上柱溶液制备 | 第30页 |
2.7 大孔树脂的优选及静态吸附特性 | 第30-31页 |
2.8 树脂动态吸附特性 | 第31页 |
2.9 树脂洗脱条件的优化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3.1 标准曲线绘制 | 第32-33页 |
3.2 乙醇浓度对核桃饼粕多酚提取液中多糖、蛋白质及多酚沉淀的影响 | 第33页 |
3.3 大孔吸附树脂的优选 | 第33-35页 |
3.4 HPD-100 树脂吸附条件的优化 | 第35-38页 |
3.5 核桃饼粕多酚纯度和回收率 | 第38页 |
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二章 核桃饼粕多酚大孔树脂纯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39-43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39页 |
1.1 材料 | 第39页 |
1.2 仪器与试剂 | 第3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2.1 多酚含量测定方法 | 第39-40页 |
2.2 抗氧化活性 | 第40-41页 |
2.2.1 对过氧化氢(H_2O_2)的清除作用 | 第40页 |
2.2.2 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 | 第40页 |
2.2.3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作用 | 第40页 |
2.2.4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40-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3.1 对H_2O_2清除作用 | 第41页 |
3.2 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 | 第41-42页 |
3.3 对超氧自由基(·O_2~-)的清除作用 | 第42页 |
3.4 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 第42页 |
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核桃饼粕多酚降脂活性初步研究 | 第43-69页 |
第一节 核桃饼粕多酚大孔树脂纯化物对蛋黄乳液诱发的急性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作用研究 | 第43-46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43页 |
1.1 材料 | 第43页 |
1.2 仪器与试剂 | 第4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2.1 动物 | 第43-44页 |
2.2 急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44页 |
3 指标分析 | 第44页 |
3.1 血脂的测定 | 第44页 |
3.2 肝脏指数 | 第44页 |
3.3 数据分析 | 第4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4.1 WMP对小鼠血清TC和TG影响 | 第44-45页 |
4.2 WMP对小鼠肝脏指数的影响 | 第45页 |
5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核桃饼粕多酚大孔树脂纯化物对谷氨酸钠诱导的下丘脑性肥胖小鼠的降脂作用研究 | 第46-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1.1 材料 | 第46页 |
1.2 仪器与试剂 | 第46页 |
1.3 试剂配制 | 第46-4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2.1 谷氨酸钠诱导下丘脑性肥胖小鼠模型建立 | 第47-48页 |
2.2 指标测定 | 第48-49页 |
2.3 指标分析 | 第49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4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3.1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 第49-50页 |
3.2 对体重、体长、腰围、Lee’s指数和脂肪指数的影响 | 第50页 |
3.3 对肝脏指数、心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肾脏指数的影响 | 第50-51页 |
3.4 对血清指标的影响 | 第51-52页 |
3.5 对肝脏指标的影响 | 第52-53页 |
4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节 核桃饼粕多酚对 3T3-L1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凋亡的影响研究 | 第54-69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55页 |
1.1 材料 | 第55页 |
1.2 仪器与试剂 | 第5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5-61页 |
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55-57页 |
2.2 细胞培养 | 第57-58页 |
2.3 构建脂肪细胞模型 | 第58页 |
2.4 核桃饼粕多酚对 3T3-L1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 第58-60页 |
2.5 流式细胞仪检测 3T3-L1成熟脂肪细胞的凋亡 | 第60页 |
2.6 数据处理 | 第60-6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1-68页 |
3.1 核桃饼粕多酚对 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 第61-64页 |
3.2 核桃饼粕多酚对 3T3-L1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 | 第64-67页 |
3.3 大孔树脂纯化物对 3T3-L1成熟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67-68页 |
4 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核桃饼粕多酚大孔树脂纯化物的UPLC-ESI-MS分析 | 第69-80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69页 |
1.1 材料 | 第69页 |
1.2 仪器与试剂 | 第69页 |
2 试验方法 | 第69-70页 |
2.1 样品制备 | 第69页 |
2.2 色谱条件 | 第69-70页 |
2.3 质谱条件 | 第7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0-79页 |
3.1 WMP样品负离子模式下的离子流与高效液相色谱图 | 第70-72页 |
3.2 推测化合物的图谱分析 | 第72-79页 |
4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80-81页 |
讨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第六章 核桃多酚的研究概况 | 第88-100页 |
1 核桃多酚提取与分离 | 第88-90页 |
1.1 核桃多酚提取 | 第88-89页 |
1.2 核桃多酚分离技术 | 第89-90页 |
2 核桃多酚化学成分 | 第90-94页 |
3 核桃多酚功能活性 | 第94-95页 |
3.1 抗氧化活性 | 第94页 |
3.2 降脂活性 | 第94页 |
3.3 其他作用 | 第94-95页 |
4 展望 | 第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第100-101页 |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页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