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采运与利用论文

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供给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引言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9页
        1.2.1 研究意义第9页
        1.2.2 研究目的第9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9-10页
        1.3.1 研究内容第9-10页
        1.3.2 研究方法第10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10-11页
    1.5 研究的创新点第11-12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第12-18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2-13页
        2.1.1 生物质能源第12页
        2.1.2 林木生物质能源第12页
        2.1.3 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第12-13页
    2.2 研究综述第13-17页
        2.2.1 林木生物质资源量估计第13-15页
        2.2.2 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供给能力评价第15-16页
        2.2.3 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供给影响因素第16-17页
    2.3 研究评述第17-18页
3 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量估算第18-32页
    3.1 森林资源现状及其分布第18-20页
        3.1.1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第18-19页
        3.1.2 中国森林资源的分布第19-20页
    3.2 林木生物质资源类型第20-21页
    3.3 林木生物质资源现状及其分布第21-27页
        3.3.1 林木抚育修枝剩余物资源量现状及其分布第21-24页
        3.3.2 林业“三剩物”资源量现状第24-26页
        3.3.3 能源林资源量现状第26-27页
    3.4 林木生物质资源估算第27-31页
        3.4.1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27页
        3.4.2 估算方法第27-29页
        3.4.3 估算结果及分析第29-31页
    3.5 小结第31-32页
4 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供给能力综合评价第32-42页
    4.1 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供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第32-34页
        4.1.1 指标设计原则第32页
        4.1.2 基本框架构成第32-33页
        4.1.3 指标选择第33-34页
    4.2 熵权TOPSIS法第34-36页
    4.3 评价模型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4.3.1 评价指标权重第36-37页
        4.3.2 评价结果及分析第37-41页
    4.4 小结第41-42页
5 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供给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2-55页
    5.1 理论分析第42-45页
        5.1.1 自然环境条件第42-43页
        5.1.2 宏观社会经济第43-44页
        5.1.3 林业营林特征第44-45页
    5.2 面板数据模型和分位数回归第45-47页
        5.2.1 分位数回归方法第45-46页
        5.2.2 面板数据模型与分位数回归第46-47页
    5.3 模型变量及其描述性统计第47-48页
    5.4 模型结果及分析第48-54页
    5.5 小结第54-55页
6 结论与讨论第55-57页
    6.1 主要结论第55页
    6.2 研究不足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第61-65页
个人简介第65-66页
导师简介第66-67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附件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下一篇: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