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妇产科论文--妇科病论文--经病论文

PMDD肝气逆郁两证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中枢5-HT功能机制研究

提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3-15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5-33页
    第一章 中医学对PMDD的认识第15-24页
        1 历代医家对月经前后诸证的认识第15-18页
            1.1 经行情志异常第15页
            1.2 经行头痛。第15-16页
            1.3 经行乳房胀痛第16页
            1.4 经行浮肿第16-17页
            1.5 经行发热第17页
            1.6 经行泄泻第17-18页
        2 现代中医学对PMDD的认识第18-24页
            2.1 肝主疏泄与PMDD的关系第18-20页
            2.2 PMDD肝气逆证现代研究进展第20-21页
            2.3 PMDD肝气郁证的现代研究进展第21-24页
    第二章 PMDD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第24-33页
        1 PMDD生物学研究进展第24-29页
            1.1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水平异常是PMDD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第24-25页
            1.2 性激素失衡机制第25-26页
            1.3 PMDD中枢脑区定位研究进展第26-27页
            1.4 神经内分泌激发试验在精神科应用进展第27-28页
            1.5 其他因素第28-29页
        2 PMDD与社会心理因素研究进展第29-30页
            2.1 慢性心理应激与PMDD发病概述第29-30页
            2.2 人格特征与PMDD第30页
        3 PMDD的治疗第30-33页
            3.1 对症治疗第30-31页
            3.2 药物治疗第31-33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33-61页
    第一章 PMDD与社会心理学因素的相关性及发病机制探索第33-51页
        1 一般资料第33-34页
            1.1 研究对象第33页
            1.2 诊断标准第33页
            1.3 纳入标准第33-34页
            1.4 排除标准第34页
            1.5 病例中止标准第34页
        2. 研究方法第34-37页
            2.1 纳入及分组第34页
            2.2 治疗方法第34页
            2.3 量表填写第34-36页
            2.4 观察方法第36-37页
            2.5 质量控制第37页
        3. 统计学处理第37页
        4 结果第37-45页
            4.1 一般资料分析第37-38页
            4.2 各相关量表评分情况第38-43页
            4.3 三组治疗前后黄体晚期精神状态(SAS、SDS)比较第43页
            4.4 PMDD发病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第43-45页
        5. 安全性观察第45-46页
            5.1 般情况第45页
            5.2 两组患者肝功能和肾功能比较第45-46页
        6 讨论第46-51页
            6.1 PMDD发病与社会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46-49页
            6.2 PMDD发病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49-51页
    第二章 基于帕罗西汀激发试验的PMDD肝气逆郁两证中枢5-HT功能机制研究第51-61页
        1 一般资料第51页
            1.1 研究对象(同第一章)第51页
            1.2 诊断标准(同第一章)第51页
            1.3 纳入标准(同第一章)第51页
            1.4 排除标准(同第一章)第51页
            1.5 病例中止标准(同第一章)第51页
        2 研究方法第51-52页
            2.1 纳入及分组第51页
            2.2 临床试验步骤第51-52页
            2.3 统计方法第52页
        3 结果第52-58页
            3.1 治疗前三组卵泡晚期、黄体晚期PRL、COR、ACTH对帕罗西汀激发试验的反应值比较第53-56页
            3.2 治疗前后三组黄体晚期PRL、COR、ACTH对帕罗西汀激发试验的反应比较第56-58页
        4 讨论第58-61页
            4.1 PMDD与肝主疏泄第58页
            4.2 PRL、COR应答与中枢5-HT功能第58-59页
            4.3 ACTH应答与中枢5-HT功能第59-61页
结语第61页
创新性第61-62页
问题与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2页
附录第72-85页
致谢第85-8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6页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第86-87页
查新报告第87-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经化瘀止痛法调控T细胞亚群分化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以及原发性痛经现代文献用药规律的研究
下一篇: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给药阻断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