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5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胶原蛋白的结构与性能 | 第13-22页 |
1.2.1 I型胶原蛋白的结构 | 第13-17页 |
1.2.2 胶原蛋白的性能特点 | 第17-20页 |
1.2.3 胶原蛋白的分类 | 第20-21页 |
1.2.4 去端肽胶原蛋白 | 第21-22页 |
1.3 胶原蛋白的应用 | 第22-24页 |
1.3.1 应用于医疗美容领域 | 第22-23页 |
1.3.2 应用于食品药品领域 | 第23页 |
1.3.3 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 第23-24页 |
1.4 胶原蛋白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研究进展 | 第24-31页 |
1.4.1 胶原蛋白与组织工程学 | 第24-25页 |
1.4.2 胶原蛋白多孔支架材料 | 第25-28页 |
1.4.3 胶原蛋白引导组织再生材料 | 第28-30页 |
1.4.4 羟基磷灰石矿化胶原蛋白骨组织工程材料 | 第30-31页 |
1.5 去端肽胶原蛋白研究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1.6 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1.6.1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33-34页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第二章 去端肽胶原蛋白及其多孔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5-77页 |
2.1 引言 | 第35-3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6-45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36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2.2.3 去端肽胶原蛋白多孔材料的制备 | 第37-38页 |
2.2.4 结构表征、性能测试与动物实验 | 第38-4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5-75页 |
2.3.1 材料外观 | 第45-46页 |
2.3.2 SEM表征 | 第46-47页 |
2.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FTIR) | 第47-49页 |
2.3.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49-50页 |
2.3.5 拉伸强度 | 第50-51页 |
2.3.6 吸水力 | 第51-52页 |
2.3.7 去端肽胶原蛋白纯度的检测 | 第52-54页 |
2.3.8 去端肽效果的检测 | 第54-57页 |
2.3.9 α-Gal抗原检测 | 第57-58页 |
2.3.10 体外降解试验 | 第58-61页 |
2.3.11 大鼠肝脏动物实验 | 第61-68页 |
2.3.12 大鼠股静脉动物实验 | 第68-75页 |
2.3.13 产业化应用 | 第7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三章 去端肽胶原蛋白制备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研究 | 第77-104页 |
3.1 引言 | 第77-7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8-87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78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78-79页 |
3.2.3 去端肽胶原蛋白引导组织再生材料的制备 | 第79-80页 |
3.2.4 结构表征、性能测试与动物实验 | 第80-8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87-103页 |
3.3.1 外观 | 第87-88页 |
3.3.2 SEM表征 | 第88-89页 |
3.3.3 拉伸强度测试 | 第89-90页 |
3.3.4 吸水性与溶胀分析 | 第90-91页 |
3.3.5 羟脯氨酸含量检测 | 第91-92页 |
3.3.6 病毒灭活效果验证 | 第92-94页 |
3.3.7 兔下颌角修复动物实验结果 | 第94-103页 |
3.3.8 产业化应用 | 第10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四章 去端肽胶原蛋白多孔材料和引导组织再生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第104-128页 |
4.1 引言 | 第104-10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05-113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105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105-106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106-11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13-127页 |
4.3.1 热原试验结论 | 第113-114页 |
4.3.2 溶血试验 | 第114页 |
4.3.3 遗传毒性 | 第114-118页 |
4.3.4 急性全身毒性试验 | 第118-119页 |
4.3.5 细胞毒性试验(MTT法) | 第119-120页 |
4.3.6 刺激和致敏 | 第120-121页 |
4.3.7 亚慢毒性 | 第121-127页 |
4.3.8 植入与降解性能研究 | 第12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五章 羟基磷灰石/去端肽胶原蛋白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128-149页 |
5.1 引言 | 第128-129页 |
5.2 力学性能实验 | 第129-134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129-130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130页 |
5.2.3 羟基磷灰石矿化去端肽胶原蛋白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30-131页 |
5.2.4 结构表征、性能测试与动物实验 | 第131-13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34-148页 |
5.3.1 材料外观 | 第134-135页 |
5.3.2 SEM表征 | 第135-136页 |
5.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FTIR) | 第136-137页 |
5.3.4 XRD分析 | 第137-138页 |
5.3.5 TGA分析 | 第138页 |
5.3.6 杨氏模量的原子力显微镜 | 第138-140页 |
5.3.7 接触角测试 | 第140-141页 |
5.3.8 SEM表征热脱氢过程的变化 | 第141-142页 |
5.3.9 载药与缓释 | 第142页 |
5.3.10 细胞相容性实验 | 第142-143页 |
5.3.11 动物实验 | 第143-146页 |
5.3.12 产业化应用 | 第146-1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48-14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49-154页 |
6.1 结论 | 第149-150页 |
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其意义 | 第150-151页 |
6.3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建议 | 第151-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9页 |
致谢 | 第169-170页 |
附录 | 第170-171页 |
1.个人简历 | 第170页 |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70-171页 |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