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3页 |
1.1 蛋白质组学发展概况 | 第10-15页 |
1.1.1 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 | 第12页 |
1.1.2 蛋白质的研究内容与分离 | 第12-13页 |
1.1.3 蛋白质组学的应用领域 | 第13-14页 |
1.1.4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1.5 蛋白质组学的面临的技术挑战 | 第15页 |
1.2 糖基化/糖蛋白组学概述 | 第15-21页 |
1.2.1 糖基化的重要性 | 第16-17页 |
1.2.2 糖蛋白的定义与结构类型 | 第17-20页 |
1.2.3 糖基化研究的重难点 | 第20-21页 |
1.3 糖肽/糖蛋白分离富集方法 | 第21-25页 |
1.3.1 凝集素亲和法 | 第21-22页 |
1.3.2 肼腙化学反应法 | 第22-23页 |
1.3.3 亲水相互作用法 | 第23页 |
1.3.4 硼亲和法 | 第23-25页 |
1.4 糖蛋白中糖基化位点的鉴定技术 | 第25-29页 |
1.4.1 高分辨质谱技术的鉴定 | 第25-26页 |
1.4.2 多肽鉴定糖蛋白 | 第26页 |
1.4.3 糖基化多肽鉴定糖基化位点 | 第26-29页 |
1.5 质谱在糖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运用 | 第29-31页 |
1.5.1 离子化方法 | 第29-31页 |
1.5.2 电喷雾质谱(ESI-MS)的应用 | 第31页 |
1.6 本论文的立意及创新点 | 第31-33页 |
1.6.1 本文的立意 | 第31-32页 |
1.6.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32-33页 |
第2章 四肽的制备及其对糖的识别 | 第33-50页 |
2.1 前言 | 第33-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43页 |
2.2.1 主要实验装置 | 第34-35页 |
2.2.2 实验原料 | 第35-36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36-43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2.3.1 合成产物的表征 | 第43-46页 |
2.3.2 FITC-DAPD荧光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46-4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3章 四肽聚合物色谱料的制备及糖肽富集 | 第50-75页 |
3.1 前言 | 第50-5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1-58页 |
3.2.1 主要实验装置与试剂 | 第51-52页 |
3.2.2 聚合方法及聚合原理 | 第52-54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54-58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74页 |
3.3.1 硅球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第58-60页 |
3.3.2 硅球样品的热重分析(TG)表征 | 第60页 |
3.3.3 硅球样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第60-62页 |
3.3.4 DAPD在聚合后对糖的吸附(QCM-D)分析 | 第62-63页 |
3.3.5 硅球样品的比表面积(BET)测试分析 | 第63页 |
3.3.6 材料对Transferrin的分离富集表征 | 第63-69页 |
3.3.7 材料对Fetuin分离富集效果 | 第69-70页 |
3.3.8 材料对Fetuin和BSA混合分离富集效果 | 第70-72页 |
3.3.9 材料分离不同的单糖 | 第72-7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6页 |
4.1 总结 | 第75页 |
4.2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即将发表的论文 | 第84-85页 |
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