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染料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危害 | 第10-11页 |
1.2.1 染料废水的来源 | 第10页 |
1.2.2 染料废水的特点 | 第10-11页 |
1.2.3 染料废水的危害 | 第11页 |
1.3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1-14页 |
1.3.1 物理法 | 第11-12页 |
1.3.2 化学法 | 第12-13页 |
1.3.3 生物法 | 第13-14页 |
1.4 硅藻土概述 | 第14-18页 |
1.4.1 硅藻土的性质 | 第14页 |
1.4.2 硅藻土的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1.4.3 硅藻土的改性方法 | 第15-17页 |
1.4.4 硅藻土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5 载铁硅藻土-H_2O_2氧化反应概述 | 第18-21页 |
1.5.1 Fenton氧化法 | 第18-19页 |
1.5.2 载铁催化剂-H_2O_2氧化法 | 第19页 |
1.5.3 载铁催化剂-H_2O_2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5.4 载铁硅藻土-H_2O_2氧化机理 | 第21页 |
1.6 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1.6.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1-22页 |
1.6.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3-2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23-25页 |
2.1.3 酸性红B的物化性质 | 第25页 |
2.2 分析测定方法 | 第25-29页 |
2.2.1 酸性红B染料溶液色度去除率的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2.2.2 酸性红B染料溶液化学需氧量去除率的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2.2.3 酸性红B染料溶液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第27页 |
2.2.4 扫描电镜(SEM)观测 | 第27-28页 |
2.2.5 能谱分析测定(EDS) | 第28页 |
2.2.6 水样的配制 | 第28-29页 |
3. 载铁硅藻土催化剂的优化制备及表征 | 第29-37页 |
3.1 载铁硅藻土的制备 | 第29页 |
3.1.1 硫酸改性硅藻土的制备 | 第29页 |
3.1.2 载铁硅藻土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页 |
3.2 硅藻土改性条件的确定 | 第29-34页 |
3.2.1 H_2SO_4浓度对硅藻土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29-31页 |
3.2.2 Fe~(3+)浓度对硅藻土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3 焙烧温度对硅藻土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32-34页 |
3.3 载铁硅藻土的表征 | 第34-36页 |
3.3.1 SEM分析 | 第34-35页 |
3.3.2 EDS分析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载铁硅藻土处理酸性红B染料溶液的研究 | 第37-48页 |
4.1 单因素实验研究 | 第37-44页 |
4.1.1 催化剂投加量对染料溶液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4.1.2 初始pH值对染料溶液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4.1.3 溶液初始浓度对染料溶液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4.1.4 温度对染料溶液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41-43页 |
4.1.5 反应时间对染料溶液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 正交实验研究 | 第44-45页 |
4.3 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 第45-47页 |
4.3.1 催化剂的回收处理 | 第45-46页 |
4.3.2 实验研究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载铁硅藻土-H_2O_2氧化体系处理染料溶液的研究 | 第48-58页 |
5.1 单因素实验研究 | 第48-55页 |
5.1.1 催化剂投加量对染料溶液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5.1.2 H_2O_2投加量对染料溶液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49-51页 |
5.1.3 初始pH值对染料溶液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51-53页 |
5.1.4 反应温度对染料溶液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5.1.5 反应时间对染料溶液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5.2 正交实验研究 | 第55-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载铁硅藻土-H_2O_2氧化体系处理染料溶液的动力学研究 | 第58-68页 |
6.1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58-59页 |
6.2 不同实验参数下的动力学经验方程 | 第59-67页 |
6.1.1 催化剂投加量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第59-61页 |
6.1.2 H_2O_2投加量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第61-64页 |
6.1.3 染料溶液初始浓度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第64-6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7.1 结论 | 第68页 |
7.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