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有线通信、通信线路工程论文--载波通信论文

智能配电网电力线载波信道传输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2-18页
        1.1.1 载波通信频率范围第12页
        1.1.2 载波通信的特点第12-15页
        1.1.3 载波通信的应用范围第15-17页
        1.1.4 智能配电网载波通信相关技术研究意义第17-18页
    1.2 相关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3页
        1.2.1 信道传输特性的研究第18-22页
        1.2.2 网络元件阻抗特性的研究第22页
        1.2.3 噪声特性的研究第22-23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适用于任意拓扑结构的载波通信信道建模方法第25-47页
    2.1 电力线信号传输基本理论第25-27页
    2.2 基于信息节点的载波通信信道建模第27-32页
        2.2.1 网络拓扑和信息节点第27-29页
        2.2.2 基于信息节点的网络方程第29-31页
        2.2.3 建模方法可行性分析第31-32页
    2.3 信道传输特性的建立第32-33页
    2.4 实验验证第33-46页
        2.4.1 实验平台的建立第34-35页
        2.4.2 树形网络的验证第35-39页
        2.4.3 环形网络的验证第39-42页
        2.4.4 格状网络的验证第42-46页
    2.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三章 载波通信信道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7-70页
    3.1 载波通信信道特性的影响因素第47-49页
    3.2 树形网络影响因素分析第49-60页
        3.2.1 线路长度影响特性分析第49-54页
        3.2.2 支路负载阻抗影响特性分析第54-56页
        3.2.3 线路分支影响特性分析第56-60页
    3.3 环形网络影响因素分析第60-66页
        3.3.1 线路长度影响特性分析第60-63页
        3.3.2 支路负载阻抗影响特性分析第63-64页
        3.3.3 线路分支影响特性分析第64-66页
    3.4 环网闭环和开环运行方式下信道特性比较第66-68页
    3.5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四章 网络元件建模及影响特性分析第70-91页
    4.1 电缆建模研究第71-77页
        4.1.1 同轴电缆模型第71-73页
        4.1.2 电缆二次参数测试方法第73-74页
        4.1.3 实验验证第74-77页
    4.2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的影响第77-83页
        4.2.1 光伏发电工作原理及拓扑结构第77-78页
        4.2.2 并网滤波器参数设计第78-81页
        4.2.3 实例分析第81-83页
    4.3 异步电动机负载接入的影响第83-89页
        4.3.1 异步电动机高频模型第83-85页
        4.3.2 模型参数的获得第85-86页
        4.3.3 实例分析第86-89页
    4.4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五章 载波通信信道噪声特性分析第91-100页
    5.1 电力线信道噪声类型及特点第91-92页
    5.2 与电网频率同步的周期脉冲噪声建模第92-95页
    5.3 噪声分析及实测第95-97页
        5.3.1 功率谱估计第95-96页
        5.3.2 噪声测试方法第96-97页
    5.4 测试结果第97-99页
    5.5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0-103页
    6.1 全文的总结第100-101页
    6.2 后期工作的展望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2-11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场景车用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下一篇:结构化贝叶斯压缩感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