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并发蓝牙的Wi-Fi持续认证方案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4 本文主要贡献 | 第17-18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身份认证方案相关技术研究 | 第19-28页 |
2.1 蓝牙技术 | 第19-21页 |
2.1.1 蓝牙网络的结构 | 第19-20页 |
2.1.2 蓝牙的传输与应用 | 第20-21页 |
2.2 跳频通信 | 第21-23页 |
2.2.1 跳频通信系统的组成 | 第21页 |
2.2.2 蓝牙跳频序列 | 第21-23页 |
2.3 Wi-Fi通信技术 | 第23-24页 |
2.3.1 Wi-Fi通信技术的特点 | 第23-24页 |
2.3.2 信道状态信息 | 第24页 |
2.4 身份认证技术 | 第24-27页 |
2.4.1 非生物身份认证 | 第25-26页 |
2.4.2 生物身份认证 | 第26页 |
2.4.3 身份认证技术的过程 | 第26-27页 |
2.4.4 身份认证技术的特点 | 第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蓝牙Wi-Fi直接通信方案 | 第28-39页 |
3.1 直接通信存在的问题 | 第28页 |
3.2 直接通信框架 | 第28-29页 |
3.3 蓝牙端的调制 | 第29-33页 |
3.3.1 存在的问题及受到的启发 | 第29-30页 |
3.3.2 离散幅度频移键控(DAFSK) | 第30-31页 |
3.3.3 码元映射 | 第31-33页 |
3.4 Wi-Fi端的解调 | 第33-38页 |
3.4.1 CSI提取器设计 | 第33-36页 |
3.4.2 解码器的设计 | 第36-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身份认证方案 | 第39-48页 |
4.1 身份认证码的生成 | 第40-41页 |
4.2 k值的确定 | 第41页 |
4.3 数据分片 | 第41-44页 |
4.3.1 跳频序列分片 | 第42页 |
4.3.2 认证信息分片 | 第42-44页 |
4.4 认证码发送机制 | 第44页 |
4.5 认证 | 第44-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直接通信实验及身份认证安全性分析 | 第48-64页 |
5.1 通信的建立 | 第48-51页 |
5.1.1 通信的开始与结束 | 第48-49页 |
5.1.2 N路通信设计 | 第49-51页 |
5.2 蓝牙、Wi-Fi通信实验 | 第51-57页 |
5.2.1 蓝牙、Wi-Fi通信的吞吐量和误码率 | 第52-54页 |
5.2.2 蓝牙的距离对Wi-Fi设备通信的影响 | 第54-55页 |
5.2.3 Wi-Fi传输功率对蓝牙间通信的影响 | 第55-56页 |
5.2.4 聚合吞吐量 | 第56-57页 |
5.3 身份认证方案安全性分析 | 第57-63页 |
5.3.1 传统非生物身份认证及其安全性 | 第57-60页 |
5.3.2 从生物特征分析其安全性 | 第60页 |
5.3.3 从认证过程分析其安全性 | 第60-62页 |
5.3.4 从抵御信道干预分析其安全性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