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规划、勘测与设计论文--线路设计论文

基于运行速度的双车道公路线形和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2章 运行速度的基本理论及进行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13-30页
    2.1 相关概念第13-15页
        2.1.1 运行速度的概念第13页
        2.1.2 设计速度、可能速度的概念及与运行速度的关系第13-15页
    2.2 基于运行速度的路线设计方法第15-22页
        2.2.1 运行速度设计法设计思路及步骤第15-17页
        2.2.2 运行速度设计法控制指标第17-19页
        2.2.3 运行速度设计法控制标准第19-22页
    2.3 基于运行速度评价线形和安全性的必要性第22-23页
        2.3.1 国内相关行业规范要求第22页
        2.3.2 设计速度方法的局限性第22-23页
    2.4 运行速度评价双车道公路线形和安全性可行性第23-28页
        2.4.1 运行速度的实际测量方法第23-24页
        2.4.2 不改变现有的路线设计方法第24页
        2.4.3 与采用可能速度方法的目的一致第24页
        2.4.4 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双车道公路第24-25页
        2.4.5 可做为线形指标和沿线设施设计的依据第25-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运行速度预测模型及方法第30-48页
    3.1 运行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0-34页
        3.1.1 道路交通系统组成要素分析第30页
        3.1.2 平面线形要素与运行速度的关系第30-32页
        3.1.3 纵断面线形要素与运行速度的关系第32-33页
        3.1.4 横断面线形要素与运行速度的关系第33-34页
    3.2 期望车速的确定第34-37页
        3.2.1 期望车速的定义及形成过程分析第34-35页
        3.2.2 道路线形的影响及其修正第35-36页
        3.2.3 交通环境的影响及其修正第36-37页
        3.2.4 路面状况的影响及其修正第37页
    3.3 平直路段运行速度的计算第37-40页
        3.3.1 短直线临界长度的确定第37-38页
        3.3.2 平直路段车辆加速度第38-39页
        3.3.3 平直路段运行速度计算方法第39-40页
    3.4 平曲线路段运行速度预测模型第40-44页
        3.4.1 模型构建方式第40-42页
        3.4.2 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第42-43页
        3.4.3 平曲线路段行驶速度预测模型的建立第43页
        3.4.4 模型验证第43-44页
    3.5 纵坡路段运行速度预测模型第44页
    3.6 弯坡路段运行速度预测模型第44-47页
    3.7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基于运行速度的线形和安全性评价方法第48-56页
    4.1 运行速度预测第48-50页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与范围第50-52页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第51页
        4.2.2 评价指标的选取范围第51-52页
    4.3 基于运行速度的协调性指标第52-54页
        4.3.1 连续性指标第52-53页
        4.3.2 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协调性指标第53-54页
    4.4 基于运行速度的舒适性指标第54-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实例分析第56-70页
    5.1 待评价项目概况第56-61页
    5.2 运行速度的预测第61-64页
        5.2.1 单元划分第61-63页
        5.2.2 各单元运行速度预测第63-64页
    5.3 线形和安全性评价指标值计算第64-66页
        5.3.1 基于运行速度的协调性指标第64-65页
        5.3.2 基于运行速度的舒适性指标第65-66页
    5.4 线形和安全性评价结果及分析第66-69页
        5.4.1 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第66-67页
        5.4.2 相邻路段运行速度之差第67页
        5.4.3 协调性指标c第67-68页
        5.4.4 横向力系数 μ第68-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70-71页
    6.1 结论第70页
    6.2 建议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沪渝高速公路湖北段路面养护规划研究
下一篇: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混合结构施工研究